[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0722.3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昌太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9/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7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肩周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内服药物,尤其是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属于中医领域。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以长期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故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形象地简称为肩周炎、五十肩、冷凝肩、漏肩风等,女性发病率较多。本病是由于肩关节关节囊、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广泛性的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造成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若经久不愈,可继发为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临床表现以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其症状特征。疼痛可呈钝痛或刀割样痛,常夜间加重,甚至痛醒,可放射至颈、背部,或前臂、手部。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最为明显,表现为不能穿衣、梳头等。患者坐卧不安,十分痛苦。传统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多为采用推拿治疗、针疚治疗、封闭治疗、功能锻炼等简易常规办法,通常对轻度病者有较快较好疗效,但对重度患者并非真正有效,往往初期见效,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甚至贻误治愈最佳时机,致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酿成慢性“养身病”。 长期以来,人们期待一次性能够治愈肩周炎的方法出现,本发明在长期研究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从而有效地攻克了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配方,其疗效显著,标本兼治,一经治愈不会复发,且原料易取,服用方便,相对治疗周期短,成本低,综合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配方,是由下列原料重量配比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当归6-12克 细辛1-4克 千斤拔7-10克 桂枝3-10克 制川乌2-6克
牛膝5-10克 乳香6-10克 白芷3-9克 骨碎补7-12克 白术6-13克
甘草2-8克 狗脊6-10克 防己5-10克 羌活3-10克 红花3-8克
小回香5-10克 黄芪10-15克 鸡血藤10-15克 白茅根10-15克 灵芝10-15克
威灵仙6-10克 三七5-8克
本发明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配方优选重量配比是:
当归10克 细辛3克 千斤拔8克 桂枝10克 制川乌6克
牛膝10克 乳香8克 白芷8克 骨碎补10克 白术8克
甘草6克 狗脊10克 防己8克 羌活9克 红花6克
小回香8克 黄芪12克 鸡血藤12克 白茅根12克 灵芝12克
威灵仙8克 三七7克
本发明药物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是:7天为1个疗程,每天煎服1剂,分早、中、晚三次温服,以饭后10-30分钟内服药效果最佳。通常轻度患者3个疗程可治愈;重度患者4-6个疗程可治愈。一经治愈,不会复发。本发明药物孕妇禁用,妇女经期内停服。此外,吃药阶段应注意禁食腥、酸、辣、酒、茶等刺激性食物。本发明药物还对软组织损伤相关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多由年老体衰,筋脉失养,或女人坐月不慎,遭受风寒湿邪侵袭,经脉拘急所成。本病的发展可概括为急性期、粘连期、缓解期。其中,急性期:以疼痛为主,关节活动受限,但尚有相当范围的活动度。病程约1个月,重者可延续2-3个月。粘连期: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活动范围很小,外展或前屈活动时,表现出耸肩现象。肩痛较急性期明显减轻,病程约2-3个月。缓解期:经治疗及功能锻炼,粘连及肌肉的痉挛、韧带的挛缩逐渐解除,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根据中医治病机理和肩周炎病发特点,本发明方剂下药治疗机理强调,首先止痛解表,再次祛湿治标,然后强体治本。本发明药物选择当归、细辛、千斤拔、桂枝、制川乌、牛膝、乳香、白芷、骨碎补、白术、甘草、狗脊、防己、羌活、红花、小回香、黄芪、鸡血藤、白茅根、灵芝、威灵仙、三七组合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可使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昌太,未经杨昌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