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及其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5312.1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裕明;佐藤惠;后藤祯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29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树脂 层叠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及其成型方法,所述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能够对在热成型中难以赋予形状的具有三维交联型固化性树脂层的树脂层叠体赋予形状,还涉及具有三维交联型固化性树脂层的优异特征的同时能够通过热而赋形的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及树脂层叠体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对树脂制的片、膜进行加热熔融的同时使其与金属模具等密合而赋予形状的成型方法有真空成型、真空压空成型、加压成型等方法,这些方法在食品容器、杂货制品的制造中被广泛使用。
以往,这些成型方法中使用的树脂材料通常使用由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氯化乙烯等通用塑料或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为代表的被称为通用工程塑料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片、膜。
近来,对于这样的三维成型品要求提高其表面的耐久性、外观设计性,出于该目的,提出以下方法:将具有转印层的膜预先热成型为成型品的外形形状后,填装到金属模具内,关闭金属模具在模腔内进行加热,并填充熔融状态的树脂,冷却后打开金属模具而得到具有转印层(表面保护层)的成型品(参照专利文献1~3)。这些文献提供了耐久性、耐擦伤性、耐试剂性优异的装饰成型品,但由于表面保护层预先交联,因此,要想呈现对三维形状的跟随性时表面保护层的厚度受限,耐擦伤性的赋予不充分。
作为得到具有表面保护层的三维形状的成型品的其它方法,还公开了对注射成型品实施硬涂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在该方法中,需要对三维成型品进行注射成型的工序和对表面保护层进行涂覆的工序,生产率差并且难以同时实施装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79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816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13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035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提供一种具有表面保护层且该表面保护层具有充分耐擦伤性的树脂层叠体,并且该树脂层叠体能够通过热成型而成型为三维形状。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对将原本难以热成型的三维交联型固化性树脂制成显现充分耐擦伤性的厚度并且能够通过热成型赋予任意形状的树脂层叠体以及使用它的成型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该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具备使三维交联型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的硬质树脂层A和由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200℃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热塑性树脂层B,其特征在于,硬质树脂层A的厚度为0.05mm以上且小于0.5mm,树脂层叠体的总厚度为0.1mm以上且小于5mm,硬质树脂层A与热塑性树脂层B的厚度比A/B小于1,至少硬质树脂层A的最表面使用固化成厚度0.2mm的板状时的铅笔硬度显示7H以上的三维交联型固化性组合物形成,并且,形成含有热塑性树脂层B的树脂层叠体时的该硬质树脂层A的最表面的铅笔硬度为6H以上。
本发明中,优选硬质树脂层A的最表面是使含有具有笼型倍半硅氧烷结构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酰基单体的三维交联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而得的。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真空成型法、压空成型法、真空·压空成型法或者加压成型法中的任一种成型法对上述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进行热成型。
本发明的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充分的耐擦伤性并且能够由膜·片成型为三维形状、外观设计性优异的高表面硬度成型品。另外,本发明的热成型用树脂层叠体可使用真空成型法、压空成型型法、真空·庄力成型法、加压成型法作为成型方法,生产率优异并且能够稳定、精度良好地保持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显示本发明的第1发明方式的层叠体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地显示本发明的第2发明方式的层叠体的说明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中的成型后的树脂层叠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成型后的树脂层叠体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5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