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2907.1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波;刘永刚;张建;张建平;杨兴亮;詹华;舒宏富;汪建威;胡学文;谷海容;徐祥合;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优异成形性汽车结构件的高强度钢制造,具体涉及抗拉强度60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双相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能源危机、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以及地球温室效应加重,世界各国对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更加重视,纷纷制定和采取各种严格措施进行控制。在汽车领域,应对环境问题和提高冲撞安全性成为最常见的关键词。据统计,汽车车重每减轻1%,燃料可降低0.6~1.0%。另一方面,随着提高冲撞安全性的标准逐年严格,须提高车体强度、刚度并优化结构以提高安全性。针对这样的社会需求,应着眼于利用材料的高强度化,以使汽车的安全性和质量保持更好的平衡。双相钢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延展性、低屈强比、高的初始加工硬化速率以及较好的焊接性能,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级别的双相钢的开发,对于600MPa级冷轧双相钢来说,目前能生产汽车板的钢铁企业几乎均能生产;但是对于600MPa级高成形性的低屈强比的冷轧双相钢来说,相关报道较少。600MPa级冷轧双相钢主要用于汽车结构件,国外有个别企业与汽车厂联合试用汽车覆盖件。对于用于汽车覆盖件与成形性要求较高的结构件来说,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n值、较低的屈强比、较高的延伸率等力学性能。
中国专利号为CN101660089A的《抗拉强度600MPa级铝系冷轧双相钢》,介绍了一种含Al的冷轧双相钢板,其屈服强度为360~390MPa以上,抗拉强度为620~6450MPa,屈强比为0.56以上。其成分和组织构成:按重量%含有,C:0.05%~0.30%、Mn:1.0%~3.0%,Si≤0.20%,Al:0.1~2.0%,Mo:0.1~1.0%,P≤0.025%,S≤0.010%,余量为铁。热浸镀模拟实验机上进行退火实验,试样在780~820℃保温100s后,缓冷至650℃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至室温。从该专利情况来看,由于添加了大量的Al、Mo等贵金属,所生产的双相钢成本较高。中国专利号为CN1043528A的《冷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介绍了一种C-Mn系冷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即用Mn作促进马氏体组织形成元素,冷轧后钢板在炉头1~2分钟内加热至800~960℃,再经110~150米长730~780℃的均热段,出炉后以20~30℃/min速度风冷至室温,该钢屈服强度为280~330MPa,抗拉强度为520~580MPa。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所生产的600MPa级冷轧双相钢,均采用C-Si-Mn成分体系进行生产,其屈强比普遍在0.6左右,同时Mn含量较高,容易出现条带状马氏体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C-Mn系的基础上,降低C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含量,以提高材料的焊接性能;由于设计中Si含量较低,同时连退生产过程采用高氢退火,因此所生产的双相钢表面质量较好;在此基础上,适量添加Cr,可以改善马氏体的分布状态,有利于塑性的发挥,同时降低双相钢的屈强比,可以适当降低连退生产速度,进而改善钢板的板形。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板其为60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双相钢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5%~0.09%、Si:0.2~0.5%、Mn:1.4%~1.8%、Als:0.020%~0.060%、Cr≤0.4%、P≤0.02%、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进一步地,其为汽车用高强度冷轧双相钢板,屈服强度为280MPa~310MPa,抗拉强度为620MPa~650MPa,延伸率为23%~30%。
上述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
(2)连铸;
(3)热轧;
(4)酸洗冷轧;
(5)连续退火
(6)得到成品。
进一步地,其连续退火主要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760~800℃,第一段缓冷终止温度670~700℃,缓冷后以大于30℃/s的冷却速率冷至过时效温度,过时效温度280~320℃。
进一步地,冷轧压下率控制在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2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弹性复合隔声板
- 下一篇:一种内置加强筋放置孔的铝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