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葡萄清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2609.2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吕远平;杨旭;郭庆贺;屈小玄;兰雪萍;龙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黔西县御庄生态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8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饮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清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味甘、性平、微酸,入肺、脾、肾经;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症、浮肿等症,也可用于脾虚气弱、气短乏力、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辅助治疗。葡萄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苹果酸、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以及钙、钾、磷、铁元素和VB1、VB2、VB6、VC、VP等。此外,在葡萄中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有益物质—白藜芦醇,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在葡萄汁中大量存在,可以阻止健康细胞癌变,并能抑制细胞扩散,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也有显著的功效。
葡萄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适宜的糖酸比和水分含量高,适宜于加工成果汁或饮料。由于我国葡萄加工业规模小,加工工艺及设备落后,加工的葡萄饮料易变色、产生后浑浊、营养损耗、或出现芳香物质逸散等问题,这一直是困扰生产企业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葡萄清汁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点是以新鲜葡萄果为原料,经原料处理、破碎、酶解、榨汁、热处理、粗滤、二次酶解、精滤、调配、杀菌、灌装封口、倒瓶杀菌及冷却、套标喷码、装箱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具有葡萄特征风味、酸甜可口的澄清型葡萄饮料。该方法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产所得到的葡萄饮料色泽紫红,澄清透明,在常温下贮藏、流通和销售。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其中所述原料份数除特殊说明外,均为重量份数。
葡萄清汁饮料的原料由以下组分制成:
其中,苹果酸和柠檬酸不能同时为零。
葡萄清汁饮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
选取新鲜、无机械损伤、九成熟以上,无病虫害、无霉变、无腐烂的葡萄果实,人工捡选去除枝叶杂质,葡萄果经清洗后,用传送带输送到下一工序;
(2)破碎
将葡萄果在破碎除梗机中进行果梗分离和果实破碎操作;得到的葡萄酱体泵入不锈钢酶解保温罐;
(3)酶解
将果胶酶0.1~0.5份加入上述破碎得到的1000份葡萄酱中,在20~50rpm的转速下,于温度40~45℃反应2~3h;
(4)榨汁
将酶解后的葡萄酱泵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再将葡萄皮、葡萄籽和葡萄果肉进行分离,得到葡萄汁;
(5)热处理
将上述葡萄汁泵入热交换器,于温度90℃热处理15~20s,冷却至40~45℃,泵入双联过滤器;
(6)粗滤
利用双联过滤器除去上述榨汁得到的葡萄浆液中的沉淀,滤袋的孔径为40~80目;滤液泵入二次酶解罐;
(7)二次酶解
按重量份计:将果胶酶0.02~0.08份和浓度为1%的明胶溶液50~80份加入葡萄粗滤液1000份中,在10~20rpm的转速下,于温度40~45℃反应2~3h;再加入2~3份硅藻土,搅拌均匀后静置6-8h;
(8)精滤
将上述二次酶解后的葡萄汁先用布袋过滤器过滤,布袋孔径为300~500目,再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得到澄清葡萄汁;
(9)调配
将白砂糖4~7份加入30~35份处理后的净化水中溶解,经硅藻土过滤机过滤后泵入配料罐中;将0~0.05份苹果酸、0~0.15份柠檬酸和0.01~0.05份柠檬酸钠加入20~25份处理后的净化水中溶解,经硅藻土过滤机过滤后泵入配料罐中;再将精滤后的葡萄汁10~30份泵入配料罐,加水定容至100份,充分搅拌均匀;
(10)杀菌
调配的葡萄汁饮料采用管式杀菌器进行高温瞬时杀菌,于温度93~95℃保持15~20s;杀菌后的葡萄汁饮料泵入高位成品罐保温暂存;
(11)灌装封口
采用全自动热灌装机进行洗瓶、再将杀菌后的葡萄汁饮料灌装、旋盖封口,灌装温度为88~92,℃灌装采用耐高温聚酯塑料瓶;
(12)倒瓶二次杀菌及冷却
灌装封口后经过倒瓶输送链对瓶口和瓶盖进行50~70s二次杀菌;经喷淋冷却室冷却至35℃以下;经强力烘干机烘干表面水分;输送带上进行灯检,剔除不合格产品;
(13)套标喷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黔西县御庄生态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大学;黔西县御庄生态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2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