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链冠醚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1876.X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段中余;王孔;杨立平;杨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74 | 分类号: | C07D277/74;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链冠醚型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链冠醚的合成与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简便快速的Cu2+传感器。
技术背景
Cu2+在生命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动植物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适量存在的Cu2+有益于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但若短期暴露于高浓度Cu2+环境中可引起胃肠道紊乱,长期暴露于高浓度Cu2+环境中则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因此如何快速检测污水、饮用水、河流、以及生物体中Cu2+含量以及寻找检测Cu2+的有效分析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目前已报道的检测Cu2+的方法,如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电化学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都需要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的仪器或者繁琐的样品制备过程。文献“Highly Selective Fluorescence Turn-on Chemodosimeter Based on Rhodamine for Nanomolar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Organic Letter,14(2012))中合成出一种基于罗丹明的Cu2+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即一种含有罗丹明基团的化合物)在紫外和荧光下表现出对Cu2+高选择识别性能,并成功应用于细胞中识别Cu2+,拓宽了应用范围。曾晞等人在文献“一种新型三角架罗丹明B荧光探针对Cu2+识别性能研究”(中国科学,39(2009))中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三角架结构罗丹明B衍生物,Tris-HCl缓冲溶液(pH=6.8)中,Cu2+的加入使该衍生物的荧光显著增强(23倍),表现出对Cu2+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检测限(3.338×10-7mol·L-1)。
上述文献仅考察了设计合成出来的Cu2+传感器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下的选择识别性能,这种需要借助昂贵复杂仪器检测Cu2+的方法并没有涉及直接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已报道过的检测Cu2+方法中存在需要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的仪器或者繁琐的样品制备过程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开链冠醚型化合物作为快速简便的Cu2+新型离子传感器,将传感器加入待测样品的乙腈溶液中,用肉眼观测颜色变为棕色的表示样品中含有Cu2+,若颜色没有变化则不存在Cu2+或Cu2+的浓度低于检测限5×10-5mol/L。本发明解决了检测成本高、检测过程繁琐冗长的问题,实现了制备过程简便、检测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开链冠醚型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的开链冠醚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N-N’-苯基二乙醇胺的四氢呋喃溶液与NaOH的水溶液在0℃下混合均匀,维持体系在0~5℃,然后20~60min内滴加对甲基苯磺酰氯的四氢呋喃溶液,保持冰浴反应2~4h后,倒入快速搅拌的10%盐酸溶液中,真空抽滤,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蒸馏水洗涤,干燥,得到淡粉色中间产物;其中,N-N’-苯基二乙醇胺的四氢呋喃溶液浓度为每四氢呋喃50~70ml含0.1molN-N’-苯基二乙醇胺;NaOH的水溶液的浓度为50~70ml水含有0.28molNaOH;物料摩尔配比为N-N’-苯基二乙醇胺:NaOH=1:2.8;对甲基苯磺酰氯的四氢呋喃溶液的浓度为每80ml四氢呋喃含有0.24mol对甲基苯磺酰氯,体积比对甲基苯磺酰氯的四氢呋喃溶液:NaOH的水溶液=8: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1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切割高硬度材料的多线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切割机的切割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