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笋石崖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4893.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瑜;曾小玲;蒋建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宗瑜;曾小玲;蒋建章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2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 石崖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具体是一种有降压、降血脂,提高免疫力作用的芦笋石崖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保健饮品,具强心利尿、醒脑提神等作用,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油、盐、酱、醋、茶中的一种。茶分为绿茶、黑茶和红茶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中含多个品种,功能各具特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健康,倾向于选择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保健茶。经检索,尚未有芦笋石崖茶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芦笋石崖茶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芦笋石崖茶具有芦笋的醇重香味和口感,改善了纯石崖茶的寒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芦笋石崖茶,由下述按用料重量(份)配比计的原料混合制成:
芦笋 20-80
石崖茶 80-20。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重量(份)配比为:
芦笋 20-25
石崖茶 80-75。
所述的芦笋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 Asparagus officinalis L.的嫩茎,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所述的石崖茶为山茶科植物亮叶杨树Adinandra nitida Merr, cx H. L. Li的干燥叶。主要生长在广西境内平乐等县的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峭壁上,因生长在悬崖上而得名,其芽叶肥厚,所制茶叶汤色亮丽。味纯回甘好,耐冲泡,经有关部门检测,由于石崖茶不含咖啡碱,饮后不影响睡眠,并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其主要成分含有黄酮类20%、茶多酚23.4%,氨基酸9.73%以及野生物碱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消炎润肺,养颜、降血压.减少脂肪等作用,而且对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
上述芦笋石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石崖茶:(1)将新采摘的二叶一芽或一叶一芽的嫩叶、芽,凉青5小时;(2)置于180—220°C杀青机中杀青5—7分钟;(3)揉捻成型;(4)在烘干温度为80-95℃条件下,烘30—40分钟;(5)将烘干后的茶叶切碎,过10—20目筛,分级,备用;
2、制作芦笋:(1)将芦笋可食部分清洗干净,从茎尖向基部切成1.5-2cm的小段;(2)按茎尖、中部、基部分成三级分别进行杀青、揉捻,其中一级在200°C杀青35分钟,在70°C中揉捻;二级在210°C杀青40分钟,在80°C中揉捻;三级在220°C杀青45分钟,在90°C中揉捻;(3)将揉捻后的芦笋烘干,切碎成10-20目即成;
3、将步骤1、2制得的石崖茶和芦笋按用料重量份配比充分混匀、分装,即得袋泡茶。
本发明的特点是:石崖茶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消炎润肺,养颜、降血压.减少脂肪等作用,但口感微苦,性寒,对胃部容易造成不适;芦笋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粗纤维、并含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尤其是含有丰富的抗癌元素之王——硒,阻止癌细胞分裂与生长,抑制致癌物的活力并加速解毒,甚至使癌细胞发生逆转,刺激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提高对癌的抵抗力;加之所含叶酸、核酸的强化作用,能有效地控制癌细胞的生长。芦笋对膀胱癌、肺癌、皮肤癌等有特殊疗效,此外,芦笋不有清热利尿、消除疲劳,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增进食欲,提高机体代谢能力,提高免疫力,增进食欲等功能,本发明将芦笋与石崖茶按科学配伍饮用,有效地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弥补了两种物质的缺陷,口味容易使人接受,而且不会对胃部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芦笋石崖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石崖茶:
(1)采摘二叶一芽的石崖茶嫩芽;
(2)凉青5小时;
(3)置190°C杀青机中杀青6分钟;
(4)揉捻、成型;
(5)烘干时间35分钟,烘干温度80-95℃;
(6)切碎;
(7)过15目筛;
(8)分级,备用;
2、制作芦笋:
(1)采摘芦笋可食部分;
(2)清洗泥沙;
(3)从茎尖向基部切成2 cm一段;
(4)分级:
A:茎尖1—2段,3-4cm为一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宗瑜;曾小玲;蒋建章,未经王宗瑜;曾小玲;蒋建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4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