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缩颈型坩埚的无坩埚壁接触式单晶生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1137.2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士文;何力;杨建荣;周昌鹤;虞慧娴;徐超;盛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48 | 分类号: | C30B29/48;C30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缩颈 坩埚 接触 式单晶 生长 方法 | ||
1.一种基于缩颈型坩埚的无坩埚壁接触式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原材料,并将称量后的晶体生长所需的原材料装入缩颈型坩埚中;
2)如原材料需合成,则将装有原材料的坩埚放入合成炉中进行材料合成,合成完成后将坩埚放入垂直式单晶炉内;如原材料无需合成,则将坩埚直接放入垂直式单晶炉内。坩埚在单晶炉内应垂直放置;
3)设置单晶炉的温度,高温区在下,低温区在上,中间为梯度区,将坩埚置于高温区内,将单晶炉温度升至材料熔化温度以上并恒温保持数小时,使材料充分熔化;
4)进行晶体生长,使晶体在坩埚内自上向下生长,生长方法可选用如下几种:a)固定炉体,向上移动坩埚;b)固定坩埚,向下移动炉体;c)坩埚与炉体均固定不动,向下移动温场;d)向上移动坩埚,同时向下移动炉体;
5)晶体生长完成后,将单晶炉温度降至室温,从单晶炉内取出坩埚,再把晶体从坩埚内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缩颈型坩埚的无坩埚壁接触式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颈型坩埚呈“葫芦”形状,坩埚材料选用石英、石墨、玻璃碳或热解氮化硼,坩埚结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部为缩颈,下部坩埚内径D3为所需生长的晶体直径,中部缩颈处坩埚内径D2为0.1-1D3,上部坩埚内径D1比中部缩颈处坩埚内径D2大即可,下部坩埚长度H3为所需生长的晶体的长度;中部坩埚长度H2为0.1-0.5H3;上部坩埚长度H1应保证坩埚所装材料全部熔化后,熔体液面在坩埚缩颈以上;坩埚壁厚d视坩埚材料而定,石英坩埚为2-5mm,石墨或玻璃碳坩埚为3-5mm,热解氮化硼坩埚为0.6-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11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水性控制电缆
- 下一篇:一种陶瓷雕刻品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