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1920.0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4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何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钟宁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简称为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从机构和功能上大体分为一体式电动车和折叠式电动车,其中:
1、一体式电动车是人们上下班和短途交通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优点是:驾驶和乘坐都很舒适,可以搭乘两人,并且外观也很美观,整车结构牢固,但是,一体式电动车存在的缺陷同样明显,即:比较笨重、整车所占空间大,保管运输和异地使用、携带都不方便;
2、折叠式电动车由于其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等优点,很受喜欢外出旅行者的欢迎,但是,折叠式电动车驾驶和乘坐不舒适,收折不便利,只能乘坐一个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折合式电动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电动车,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安装有一用于连接前车体和后车体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前车体上的分体盒凸座、车身锁紧扣和固定在后车体上的分体盒凹座;所述分体盒凹座与分体盒凸座卡装在一起,并通过车身锁紧扣锁紧;所述分体盒凸座上安装有排线弹簧接触点,所述分体盒凹座上安装有排线对应点,所述排线弹簧接触点与排线对应点相对应,形成通电导电回路。
进一步地说,所述前车体包括车前叉、行李架、两个车手把、前车轮、车把锁紧扣和刹车闸;所述前车轮安装在车前叉的下端,所述行李架安装在前车轮的上方,固定在车前叉的前侧;所述车手把分别通过一号销轴安装在车前叉的顶部,并通过车把锁紧扣锁紧;所述刹车闸安装在车手把的下方;所述车前叉的后侧设有一纵向的弧形支架,所述分体盒凸座固定在弧形支架的底端,所述车身锁紧扣设在分体盒凸座的上方,安装于弧形支架上;所述分体盒凸座的底部安装有前拖轮;所述弧形支架的下部还安装有顶杆,所述刹车闸与顶杆通过刹车线相连接。
更进一步说,所述后车体包括后车架、车梁、后车轮、后轮支架、挡泥盖、座鞍、减震弹簧机构和中心锁紧扣;所述中心锁紧扣安装在后车架上;所述车梁通过二号销轴铰接在后车架上,并通过中心锁紧扣与车梁尾部的支撑点的配合锁紧在后车架上;所述车梁的前端设有扶手,并安装有可与顶杆联动的刹车油泵;所述分体盒凹座设置在车梁的前端;所述后车轮安装在后轮支架上,所述后轮支架通过后拖轮轴铰接在后车架的底部,所述后拖轮轴上安装有后拖轮;所述减震弹簧机构中减震杆的前端铰接在车梁上,后端铰接在安装于后轮支架前端上的弹簧支架上;所述挡泥盖通过三号销轴铰接在后车架顶部的尾端,挡泥盖的尾部设有手柄,前部固定有挡泥盖顶杆;所述后轮支架的尾端固定有可与挡泥盖顶杆联动的触杆。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电动车的车体分为前车体和后车体两部分,并在两部分之间安装一方便它们分体和重组的连接装置;通过该连接装置合体后的整车非常牢固,能保持一体式电动车原有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分体后的前车体和后车体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因而,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一体式电动车体积大、笨重和折叠式电动车不结实、骑行舒适性差的问题,不但使用、携带和装运方便,而且骑行时舒适,整体造型美观大方,既经济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前车体与后车体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车手把处于驾驶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车手把处于向下翻折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挡泥盖顶杆与触杆相接触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后车体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李架;2-一号销轴;3-车手把;4-车把锁紧扣;5-车身锁紧扣;6-分体盒凹座;7-分体盒凸座;8-中心锁紧扣;9-二号销轴;10-减震弹簧机构;11-后拖轮轴;12-后拖轮;13-后轮支架;14-后车轮;15-触杆;16-挡泥盖顶杆;17-挡泥盖;18-三号销轴;19-座鞍;20-前拖轮;21-前车轮;22-排线弹簧接触点;23-车前叉;24-车梁;25-弧形支架;26-后车架;A-手柄;B-支撑点;C-扶手;D-排线对应点;E-刹车油泵;F-顶杆;G-刹车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钟宁,未经何钟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轴套筒可调节自行车车架
- 下一篇:跨乘式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