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智能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01272.0 申请日: 2014-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3886367A 公开(公告)日: 2014-06-25
发明(设计)人: 阮晓钢;黄静;于乃功;魏若岩;范青武;朱晓庆;肖尧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N3/02 分类号: G06N3/02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张慧
地址: 10012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仿生 智能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操作条件反射机能、可模拟感觉运动系统的仿生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背景

传统方法设计的机器人虽然在减轻人类体力劳动负担、减少人类在危险环境下作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有限的智能水平却限制了其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例如:无法适应复杂、多变及未知的环境;仅能完成特定的任务,无法自主发育出新能力等等。为了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使其最终接近人类认知能力,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一个新思路——认知机器人学诞生了。认知机器人这一主题涉及到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多个领域,它的研究思路势必需从这些相关学科的现有理论中汲取营养,而它的不断发展也必将推动上述学科的进步,从而进一步影响国民经济的相关领域。本发明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科背景,提出了一种具有操作条件反射机能、可模拟感觉运动系统的仿生智能控制方法。

193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首次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的概念,并由此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他借鉴了巴甫洛夫的“强化”(reinforcement)概念,并把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革新。他把“强化”分为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两种,正强化促使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概率增加,而负强化则促使有机体消除该刺激的反应增加。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反映了生物的感知与运动之间的联系,感知产生反应,反应影响运动的概率,这正是斯金纳理论的核心。

“感知-运动”是生物运动神经认知的基础。法国里昂第一大学Jeannerod教授所著的《Motor Cognition:What Actions Tell to the Self》第一次系统的描述了运动神经认知的理论体系。在运动神经认知的理论体系中,感知和行动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Sperry就坚持认为“感知-行动”环(Perception-Action Cycle)是神经系统运行的基本逻辑。因此,复制“感知-运动”系统从而重现生物运动神经认知,是探索认知机制、理解认知行为进而提高认知水平的可靠思路。

沿着这一思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操作条件反射机能、可模拟感觉运动系统的仿生智能控制方法,由此提高机器人的认知及智能水平。相关的专利如申请号CN200910086990.4及申请号CN200910089263.3的发明专利基于自动机理论,分别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自动机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在仿生自主学习控制中的应用。申请号为201410055115.0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实现了机器人在无导师信号下的自主巡航;申请号为201310656943.5的专利则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用于图像处理领域,提高了图像处理的精度和效率。但是,以上模型均没有涉及生物运动神经认知,未将操作条件反射融入感觉运动系统的设计中。目前,尚未见到与本发明相似的专利记录。

发明内容

传统的机器人控制方法所能达到的智能水平有限,机器人无法自主地适应未知环境,难以从简单经验中获取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无法以自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针对传统控制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仿生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从仿生的角度模拟了生物的感觉运动神经系统,同时借鉴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使系统具有操作条件反射机能,能较好地模拟(表现)生物自学习行为,使机器人表现出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和较高的智能水平。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仿生智能控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骤递归运行:

步骤1,构建感知运动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感知层、隐层及运动层等各层神经元数量,令权值矩阵W1、W2在[0,1]上随机取值,确定初始感知状态,设定学习速率。

采用3层前馈神经网络N3[l,m,n]表达感知及运动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输入层包含l个神经元,以编码形式表征所感知到的信息,构成所谓“感知层”;隐含层包含m个神经元,对感知层传输的信息进行计算和处理;隐含层及输入层与隐含层之间两个权值矩阵W1、W2,从功能上模拟了生物感知运动系统中的信息处理中枢;输出层包含n个神经元,代表动作集合中的n个动作,构成“运动层”。信息按前馈(Feed Forward)方式传播,经感知层、隐含层、运动层前向流动,实现了从感知到运动的映射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