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系统导向装置中的液压衬套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4113.2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王更胜;谷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14 | 分类号: | F16F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悬架 系统 导向 装置 中的 液压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系统导向装置中的液压衬套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装置中所用的液压衬套一般为橡胶衬套,作为导向装置中控制臂或推力杆与车身连接的铰接点。橡胶衬套以其隔振性能好,具有所期望的弹性特性及衰减性等优点,已成为汽车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元件。而现有技术中的橡胶衬套一般为整体式橡胶衬套,其缺点在于动弹性刚度低,滞后角一般在10°以下,其蠕变性和衰减性较差,不利于振动的快速衰减。因此,业界已研究开发出液压衬套结构,目的在于提供大滞后角(≥20°),带来高衰减性能,以保证整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在汽车悬架系统导向装置中应用的液压衬套有两种基本的结构型式:轴向型液压衬套和径向型液压衬套。但无论轴向型还是径向型液压衬套,这两种主流设计结构的封液形式都较复杂,都是通过在内管外配合设有一个外管,外管与内管都需要和主橡胶体通过硫化固连在一起,从而导致衬套占用空间较大,一般外径要达到80mm以上,整车设计时此处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能保证布置下该尺寸的液压衬套而无干涉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的用于汽车悬架系统导向装置中的液压衬套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系统导向装置中的液压衬套,包括:
内管;
包覆在所述内管外缘的主橡胶体;
设置于所述主橡胶体中间并与所述主橡胶体固连在一起的至少一个内骨架;
设置于所述主橡胶体外侧的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
形成于所述主橡胶体与所述第一流道板之间的第一液室和形成于所述主橡胶体与所述第二流道板之间的第二液室;
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之间并导通二者的液体通道槽;以及
在所述第一液室、第二液室和液体通道槽内流动的粘性液体;
其中,所述主橡胶体在所述内管轴向上的两端形成有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所述液压衬套还包括第一橡胶支撑体以及第二橡胶支撑体,所述第一橡胶支撑体装配在所述第一装配槽内后,与所述主橡胶体之间形成第一刚度调整腔,所述第二橡胶支撑体装配在所述第二装配槽内后,与所述主橡胶体之间形成第二刚度调整腔。
其中,所述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朝向所述主橡胶体的一面均呈两侧圆滑中间凸起状,所述主橡胶体对应所述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的部分均呈朝向所述内管内陷的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的底壁均为平面,侧壁均为连续起伏光滑面并形成多个弯道。
其中,所述液压衬套还包括金属挡板,其与所述第一橡胶支撑体的一端相连,并可封闭所述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二橡胶支撑体在背向所述第一橡胶支撑体的一端安装在汽车控制臂的平面上或与一金属挡板相连。
其中,在所述主橡胶体轴向上,所述第一刚度调整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刚度调整腔的体积;并且所述第一橡胶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橡胶支撑体以垂直于所述主橡胶体轴向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第一橡胶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橡胶支撑体相加的长度小于所述主橡胶体轴向总长度的一半。
其中,所述主橡胶体在所述第一装配槽和所述第二装配槽内均形成有两个凸台,所述两个凸台沿所述内管外缘呈一字型设置,且具有相等的弧度;所述弧度的取值范围在30度至60度之间。
其中,所述主橡胶体在所述第一液室和所述第二液室侧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圈。
其中,所述液体通道槽在所述主橡胶体轴向上的槽宽尺寸为在所述主橡胶体径向上的槽深尺寸的3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液压衬套。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液压衬套封液形式相对简单,不同于现有液压衬套,取消了外管结构,直接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到外部支架中完成与车身的装配连接。并且由于采用流道板而取消了刚度较大的外管结构,因此在径向上可以减少主橡胶体的体积,即可达到整个液压衬套对于径向上刚度的要求,同时由于液压衬套外径尺寸的减小,正适合于设计空间有限但又要求具备液压衬套优良性能的汽车悬架,可以做到直径不超过60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4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链路偏振光监控功能的可调谐激光器组件
- 下一篇:宽温低噪声倍频固体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