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容量USIM卡的移动支付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83462.4 | 申请日: | 2014-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向明亮;王俊清;张冰;刘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34 | 分类号: | G06Q20/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容量 usim 移动 支付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支付技术领域,特别是基于大容量USIM卡的移动支付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升级以及近场通讯技术的日趋成熟,移动支付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现行的移动支付技术规范及方案中,手机与SIM(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用户识别模组)间通过SWP(Single Wire Protocol,单线协议)连接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协议)方案较为成熟且市场占有率较高。
然而即使采用NFC方案,普通用户仍然难以避免既换手机又换SIM的麻烦,因为该方案需要使用集成了CLF(Contactless Front,非接触前端)的定制手机,并要求配备支持SWP接口及相关协议的SIM卡。
现有技术的NFC-SWP方案中,来自移动终端CLF的交易命令及数据通过SWP及其协议栈传送到SIM进行处理;而交易过程中,SIM又作为SE(Secure Element,安全单元)被移动终端上运行的交易应用程序通过ISO/IEC 7816接触智能卡接口以协议规范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进行访问。在该方案中,SIM必须支持ISO/IEC 7816、SWP两个物理接口且解决双接口协同工作等问题;SIM必须实现规范所要求的复杂协议栈以满足交易要求,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容量USIM卡的移动支付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它采用移动终端与大容量USIM卡之间通过IC-USB接口连接进行交易,交易流程便捷,能提高移动支付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基于大容量USIM卡的移动支付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它包括移动终端和与其相互连接的大容量USIM卡 。所述移动终端内置近场通讯射频端和支付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与大容量USIM卡 之间通过IC-USB接口连接。近场通讯射频端通过射频场与外部通讯及数据交互。
在上述基于大容量USIM卡的移动支付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与大容量USIM卡之间交互电信业务的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与支付业务的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采用不同的CCID卡槽进行区别。
如上所述基于大容量USIM卡的移动支付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开启移动终端上的近场通讯射频端;
2) 启动支付应用程序;
3) 将移动终端放入外部用卡环境中;
4) 近场通讯射频端接收来自外部用卡环境的交易命令及数据;
5) 支付应用程序获取近场通讯射频端所接收交易命令及数据;
6) 支付应用程序将交易命令及数据预处理成可以通过CCID报文发送的APDU格式;
7) 支付应用程序通过指定的支付业务CCID卡槽向大容量USIM卡转发预处理后APDU格式的交易命令及数据;
8) 大容量USIM卡对交易命令及数据进行处理;
9) 大容量USIM卡将处理结果回复至支付应用程序;
10) 支付应用程序将处理结果通过近场通讯射频端发送至外部用卡环境;
11) 一次交易结束。
在上述实现方法中,所述外部用卡环境是指非接触智能卡读卡器射频场。
在上述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指状态字及响应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用账户创建装置、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校园办公OA调课管理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