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4779.3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骏;郭黎群;洪君华;卢明技;顾荣见;董灵军;余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中奥特种设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B15/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径 管焊口未焊透 深度 射线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制作数套不同材料及不同规格尺寸的管状对比试块(2),并从中选取与需检测小径管(1)的材料射线吸收系数相同或相近、规格尺寸相同的管状对比试块(2),并将管状对比试块(2)与需检测小径管(1)并列摆放在一起,所述管状对比试块(2)的内壁面具有至少一条环向设置的人工缺陷槽(2b);
b、将胶片(3)放置在并列设置的管状对比试块(2)与需检测小径管(1)的同一侧,射线源(4)设置在另一侧;
c、选择符合JB/T4730.2-2005标准规定的透射焦距和曝光参数;
d、将射线源(4)倾斜并采用双壁双影倾斜透照方法在胶片(3)上形成若干个椭圆环型的影像;
e、将需检测小径管(1)焊口透照形成的影像和管状对比试块(2)上人工缺陷槽(2b)透照形成的影像进行黑度比对,判断需检测小径管(1)焊口的未焊透深度所处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管状对比试块(2)的其中一条人工缺陷槽(2b)与需检测小径管(1)焊口处的中心线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对比试块(2)内壁面上的人工缺陷槽(2b)的数目为3条,所述需检测小径管(1)焊口处的中心线与位于中间位置的人工缺陷槽(2b)相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对比试块(2)内壁面上的人工缺陷槽(2b)的数目为1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射线源(4)的射线束中心指向透照区的中心,该中心位于管状对比试块(2)和需检测小径管(1)焊口交界部位的正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胶片(3)与管状对比试块(2)及需检测小径管(1)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射线源(4)的倾斜角度小于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条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缺陷槽(2b)的槽宽为1.0~2.5mm,槽深为0.5~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条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对比试块(2)外壁面对应于人工缺陷槽(2b)的位置上设置有模拟焊缝余高(2a),模拟焊缝余高(2a)的两边缘超出人工缺陷槽(2b)的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的射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焊缝余高(2a)的高度为1.5~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中奥特种设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中奥特种设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7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