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的通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3624.8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军;苏振勇;成渫畏;孙德政;姜维军;孙保健;张瑞香;杜少岩;邹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9/00 | 分类号: | F01D9/00;F01D9/02;F01D11/00;F01D5/34;F01D5/14;F01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唐与芬;汤才祥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通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的通流结构。
背景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的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因此,节能降耗对我国国民经济至关重要。作为我国能源支柱产业的电力行业进行能源有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电力供应具有很大的意义。汽轮机是电厂三大件之一,它是一种以蒸汽为工质,并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旋转机械。汽轮机的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以防止相互摩擦发生事故。由于间隙的存在,使一小部分蒸汽从间隙流过而不做功,降低了汽轮机效率。在汽轮机的级中,约有1/3的损失来自于漏气损失。漏气损失与机组通流部分间隙有很大关系,一些机组各级总漏气损失可能达到机组总损失的20%-30%,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需要对影响汽轮机通流效率的通流部分即通流间隙、叶栅通道和叶形叶片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汽轮机的通流效率。
专利号为ZL201320355675.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压通流结构,其包括转子和至少一个压力级,其中,转子包括转子轴和设置在转子轴表面的至少一个叶轮,每个压力级包括静叶栅,一个隔板以及一个动叶片,每个动叶片通过与相应的叶轮连接而固定在转子轴上,从而能够与转子轴共同旋转,在转子轴的上方设有低压缸,每个隔板均为环状,每个隔板的外环固定在低压缸的外表面上,每个压力级中的静叶栅设置在隔板的内环面和外环面之间并与相同压力级中的动叶片相对。通过采用上述通流结构,能将冷源损失和二次损失降至很低,节能效果显著。但该实用新型并未对通流间隙和叶栅通道进行有效改进,使汽轮机的通流效率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专利号为ZL201320355675.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压流通组件,其包括前轴封,该前轴封套装在低压转子外侧,该低压转子包括至少一个隔板,该隔板包括静叶片、动叶片、静叶栅和叶顶,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还套装后轴封,所述转子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轴连接。该实用新型的低压流通组件可有效减轻末级动叶的水蚀现象,避免空气漏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在工程实际使用中具有降低能量损耗,提高供热效率的积极效果。但该实用新型也未对通流间隙和叶栅通道进行有效改进,因而汽轮机的通流效率同样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针对上述缺陷加以改进,提供一种汽轮机的通流结构,包括气缸和转子,所述气缸设有静叶栅,所述转子设有动叶栅,所述转子包括主轴,所述主轴设有前轴封,所述通流结构设有通流间隙,其中:所述静叶栅为弯曲流道,所述动叶栅为曲面流道,在所述通流间隙的原有基础上缩小所述通流间隙。
优选的是,所述气缸包括气缸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气缸还包括气缸B。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气缸前端设有蒸汽室。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蒸汽室上设有喷嘴持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喷嘴持环上装有喷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气缸上装有导叶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叶环上装有静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子上装有动叶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动叶环上装有动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气缸上装有低压导叶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导叶环上装有低压静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子上还装有低压动叶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动叶环上装有低压动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流间隙包括所述动叶顶部与气缸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流间隙包括所述静叶与主轴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流间隙包括所述主轴与气缸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流间隙上加装有气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静叶顶部设有围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动叶顶部设有围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围带上加装有气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静叶采用阻尼型叶片。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动叶采用阻尼型叶片。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静叶的末级叶片采用马刀型静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静叶的次末级叶片采用蜂窝式气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识别环境状况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推拉窗固定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