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腐病马铃薯块茎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提取纯化和检测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1214.1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薛华丽;毕阳;蒲陆梅;毛学荣;唐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14 | 分类号: | G01N30/14;G01N30/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腐病 马铃薯 块茎 中单端孢霉烯族 毒素 提取 纯化 检测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干腐病马铃薯块茎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样品预处理:选取外观整齐,无病虫危害的马铃薯块茎,消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过夜晾干;然后在马铃薯块茎上打2-3个接种孔,去除其中的块茎组织,立即向接种孔中接种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的菌饼,被接种的马铃薯置于无菌塑料袋中5℃温度下孵育60d,接着切取马铃薯块茎的病部组织,置于零下80℃的冰箱中冷藏待用;
B、样品的提取:取出冷藏的霉心病病部组织,粉碎后称取5.0g于50mL的离心管中,加入25mL乙腈水溶液,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84:16,漩涡均质3min,4℃温度下离心5min,离心机最大相对离心力为11000×g,上清液过滤转入150mL容量瓶中,下层沉淀用如上的方法重复提取两次,合并前3次的上清液于圆底烧瓶中,在60℃温度下旋转蒸发至近干,再用氮气流吹干,接着用4mL乙腈水溶液溶解,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84:16,经规格为4mL的priboFast M270的净化柱进一步纯化,将待纯化液体转入净化柱中,然后在30s之内迅速推下活塞,让溶液通过净化柱,得洗脱液;再将洗脱液减压旋转蒸发至近干,残留物通过氮气流吹干后复溶于1mL的流动相中,最后通过0.22微米的微孔滤膜,上机待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腐病马铃薯块茎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样品预处理中马铃薯块茎用0.5%的次氯酸钠表面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腐病马铃薯块茎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样品预处理中马铃薯块茎的接种孔位置在果实的径向中部,接种孔的深度1cm,直径0.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腐病马铃薯块茎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样品预处理中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培养7天,菌饼的细菌菌落总数达到1×105 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腐病马铃薯块茎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样品预处理中接种量为20微毫升。
6.一种干腐病马铃薯块茎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UPLC-MS/MS对权利要求1步骤C提取的样品检测,色谱分离柱BEH C18柱,流动相A是乙腈,流动相B 含10mM NH4COCH3和0.1%甲酸的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4.8min内从A/B体积比为35/65达到A/B体积比为90/10,之后0.2min内由A/B体积比为90/10降到A/B体积比为35/65,保持1min,流速0.3mL/min,注射体积5微毫升,柱温和样品温度分别为35℃和4℃;
质谱条件:离子化模式,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ESI+和负离子模式ESI-;质谱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毛细管电压,3.2 kV(ESI+、ESI-);离子源温度为110℃,去溶剂气温度为350℃;锥孔反吹气流速:50L/h;去溶剂气流速:500L/h;碰撞气压力:3.2×103m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2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