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7711.4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C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性传动装置,其是与线性传动装置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线性滑轨,其精密且能稳定地传动的特性使其广泛运用于各领域,而如何降低前端的生产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则为本领域所致力的发展方向;因此,如图1所示为一种普通的线性滑轨10,其主要包含一滑轨11、一滑块12、二回流装置13、14以及一端面封件15,该滑块12可滑移地套覆于该滑轨11外,且该滑块12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横梁121,各横梁121底侧为一弧槽122;二该回流装置13、14分别由外端盖部131、141及回流轨部132、142构成L形态样,二该回流装置13、14分别组装于该滑块12的两端,并使二该回流装置13、14的回流轨部132、142与各弧槽122形成回路径供滚动元件回流;而该端面封件15则再套覆于二该回流装置13、14外形成定位。
所述线性滑轨藉该回流装置的形态整合端盖及第一回流部件,减少整体的构件数量,降低组装成本;然而,由于该线性滑轨的回流路径由二该回流装置对接所组成,二回流装置的回流轨部衔接处易产生断差,而于回流时产生噪音,如此又使得该线性滑轨必须具备极高的精度,产生制造上的难度同时提高制造成本,故仍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性传动装置,其是改善普通线性滑轨的构件多、生产难度高、组装费时及易产生噪音的缺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传动装置,包含:
一滑轨,沿一轴方向延伸为长条状,且该滑轨的两侧分别沿轴方向设置一滚动沟;
一第一回流半件,一体成形相对的二外端盖部及相对的二第一回流部并构成方形框架,且二该外端盖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套槽;二该第一回流部分别设置一第一回流槽;该第一回流半件以二该第一套槽可滑移地穿套于该滑轨外;
一第二回流半件,一体成形相对的二内端盖部及相对的二第二回流部并构成方形框架,二该内端盖部分别由一限止面延伸成形二导引定位凸部,各该导引定位凸部分别具有一半圆弧面的导引面,该内端盖部连通二该导引定位凸部的导引面开设一第二套槽,且各该第二回流部并分别具有一沿轴方向延伸且衔接该导引面的第二回流槽;该第二回流半件插置于二该外端盖部之间并以该第二套槽可滑移地穿套于该滑轨,且该导引面衔接该第一回流槽,该第二回流槽连通该第一回流槽,且该限止面面对该第一回流槽设置,该第一回流槽配合该第二回流槽以及该限止面构成回流通道;以及
一滑块,包含一顶面及相对的二侧部,二该侧部之间是界定出一沿轴方向延伸的套槽,二该侧部相对的一面分别沿轴方向设置一滚动槽,该滑块容置于二该内端盖部之间,并以该套槽可滑动地穿套于该滑轨外,且滚动槽面对该滚动沟构成负荷路径,同时衔接该导引面以与回流通道连通,则负荷路径与回流通道衔接成为一循环路径供多个滚动件无限循环滚动。
本发明透过分别成形为方形空心框体的第一回流半件及第二回流半件的层迭组合即能构成回流通道,再配合滑块的穿置即能衔接形成完整的循环路径,整体构件简化,能大幅降低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发明第一回流半件及第二回流半件上的第一回流槽及第二回流槽完全没有断差,能大幅降低滚动件位移时的碰撞,降低噪音的产生并同时提高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线性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第二回流半件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平面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另一组合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10为本发明线性传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平面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
线性滑轨 10滑轨 11
滑块 12横梁 121
弧槽 122 回流装置 13
外端盖部 131 回流轨部 132
回流装置 14外端盖部 141
回流轨部 142 端面封件 15
滑轨 20滚动沟 21
第一回流半件 30外端盖部 31
第一套槽 311 弧凸部 312
定位部 313 第一回流部 32
第一径向凹口 33抵制部 3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终端的密码生成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铁氧体烧结磁铁以及具备其的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