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距离移动智能设备间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0631.6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峥;郭晓琳;马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S11/06;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距离 移动 智能 设备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情景计算和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智能设备间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如导游带领旅游团、家长带儿童在公共场所时,家长、导游需通过各自所持有的移动设备实时获取在附近的游客、儿童相对于自身的位置,类似应用需求还出现在网友首次见面、快递收发等等应用场景中。
目前已有的设备间互相定位方法,主要采用两设备同时通过GPS获取各自位置,并将各自位置上传到某服务器,由服务器计算设备之间相对位置;然而,GPS定位方法一方面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耗电量大,另一方面在室内环境中GPS定位易受遮挡而无法提供准确位置。作为对GPS定位的补充,基于接收移动通信网络基站ID的CELL-ID定位和基于接收WiFi锚节点信号强度的的WiFi-Fingerprint定位方式近年来得到研究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然而,Cell-ID定位精度约为200m,无法提供准确位置;而WiFi定位依赖于已知WiFi基站的部署和前期对WiFi信号强度的大量采集、训练过程。因此,目前依赖GPS、Cell-ID、Wifi等外部定位设备尚不能很好的解决移动智能设备间精确定位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距离移动智能设备间定位方法,其能解决目前依赖GPS、Cell-ID、Wifi等外部定位设备进行移动智能设备间精确定位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
其至少包括两个定位用户,分别为至少一个被请求定位用户A和至少一个请求定位用户B;
所述至少两个定位用户分别持一用于定位的移动智能设备,即所述至少一个被请求定位用户A持移动智能设备a,所述至少一个请求定位用户B持移动智能设备b;
所述移动智能设备内置无线近距离通信模块、方向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两个定位用户分别所持的用于定位的移动智能设备之间通过所述移动智能设备的无线近距离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链路从而进行数据的传送,所述移动智能设备通过所述方向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用记步方式记录用户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其包括以下定位步骤:
(1)在任意T1时刻,所述两个定位用户中的请求定位用户B通过其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b向被请求定位用户A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a发出定位请求,所述被请求定位用户A的移动智能设备a接收到所述定位请求后向请求用户B的移动智能设备b发出确认请求信息,请求用户B的移动智能设备b接收到移动智能设备a发出的确认请求信息后记录所述被请求定位用户A所持移动智能设备a的接受信号强度r1;
(2)在T1~T2时间段内,被请求定位用户A和请求定位用户B中任一个移动或者两者均正常移动,移动智能设备a、移动智能设备b分别通过各自内置的方向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用记步的方式记录移动智能设备a、移动智能设备b在在T1~T2时间段内的移动距离和方向矢量,并分别记录为 和;
(3)在T2时刻,被请求定位用户A通过其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a向请求定位用户B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b发送其在T1~T2时间段的移动矢量,同时请求定位用户B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b记录在T2时刻移动智能设备a的接受信号强度r2;
(4)在T2~T3时间段内,被请求定位用户A和请求定位用户B中任一个移动或者两者均正常移动,移动智能设备a、移动智能设备b分别通过各自内置的方向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用记步的方式记录移动智能设备a、移动智能设备b在在T2~T3时间段内的移动距离和方向矢量,并分别记录为和;
(5)在T3时刻,被请求定位用户A通过其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a向请求定位用户B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发送其在T2~T3时间段的移动矢量,同时请求定位用户B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b记录在T3时刻移动智能设备a的接受信号强度r3;
(6)根据被请求定位用户A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a在T1、T2、T3时刻的接受信号强度r1、r2、r3,T1~T2时间段、T2~T3时间段内被请求定位用户A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a、请求定位用户B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b的移动距离和方向矢量、、和计算被请求定位用户A、请求定位用户B在T1、T2、、T3时刻的相对位置,并将所述相对位置显示在请求定位用户B所持的移动智能设备b上。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6)的计算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视且背视式LED照明系统
- 下一篇:批量操作的管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