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粘接片和叠层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7480.5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1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喜多惠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1/06 | 分类号: | C09J11/06;C09J133/08;C09J1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王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构件 用粘接剂 组合 粘接片 叠层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粘接片和叠层体。
背景技术
图像显示装置,近年来在各种用途、条件下使用,例如不仅是室温条件下,在高温、甚至高温多湿这样的严酷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也变多。作为在高温或高温多湿条件的使用,可以列举例如热带区域的使用、车辆内部或户外测量仪器的内部的使用。
而且,图像显示装置近年来进行薄型化。伴随于此,例如使用于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构件(例如:偏光板)也有薄型化的趋势。但是,由于偏光板的薄型化,变得更容易产生变形。
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已知有主要起因于偏光板收缩的变形所造成的“漏光现象”的产生。为了抑制漏光现象,有通过在粘接剂组合物中添加大量交联剂,使粘接剂变硬来抑制变形的方法(专利文献1)。
但是,在使用这样的粘接剂的液晶显示装置被放置于高温或高湿环境下的情况下,粘接剂无法充分地追随目前薄型化偏光板的变形,有时在与被粘附体的偏光板、液晶面板之间会产生浮起、剥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903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光学构件的变形且长期耐久性优异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粘接片和叠层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鉴于上述课题,发现了一种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其通过调整包含于共聚物的官能团的量以及共聚物与交联剂的比例,能够抑制光学构件的变形且能够得到长期耐久性。
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包含:(A)共聚物、(B)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和(C)环氧系交联剂,
其中相对于上述(A)共聚物100质量份,含有上述(B)异氰酸酯系交联剂8~50质量份,
上述共聚物为含有超过0质量%且小于0.5质量%的上述含羧基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
2.上述1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共聚物100质量份,含有上述(C)环氧系交联剂0.05~4质量份。
3.上述1或2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上述(C)环氧系交联剂的配合量相对于上述(B)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含量的关系为(B):(C)=(10~40质量份):(0.1~2质量份)。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上述单体混合物为下述单体(a1)~(a4)的混合物(其中,上述单体(a1)~(a4)相加为100质量%):
(a1)含羧基单体:超过0质量%且小于0.5质量%;
(a2)(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90~99.9质量%;
(a3)含羟基单体:0~0.3质量%;
(a4)上述(a1)~(a3)以外的共聚性单体:0~9质量%。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还包含(D)硅烷偶联剂。
6.上述5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共聚物100质量份,含有上述(D)硅烷偶联剂0.01~1质量份。
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上述(C)环氧系交联剂具有环氧基和氨基。
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还包含(E)碱性化合物。
9.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涉及的粘接片,其是通过将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成形为膜状并进行加热、干燥得到的。
10.本发明的又一个方式涉及的叠层体,包括:玻璃基板、偏光膜和设置于上述玻璃基板与上述偏光膜之间的粘接剂层,该粘接剂层是通过将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用粘接剂组合物成形为膜状并进行加热、干燥得到的。
11.上述10所述的叠层体,其中,上述玻璃基板可为图像显示装置所使用的玻璃基板。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综研化学株式会社,未经综研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7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