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生物的D-手性肌醇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1680.1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明贤君;尹相活;李炫抒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韩国迪外天然健康 |
主分类号: | C12N15/52 | 分类号: | C12N15/52;C12N15/63;C12N1/21;C12P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郑天松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生物 手性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利用表达酶肌醇转运体、肌醇脱氢酶及肌糖异构酶的转化的宿主细胞来从肌醇生产D‑手性肌醇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以高收率将肌醇转换为D‑手性肌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的D-手性肌醇的生产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基于转化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从肌醇生产D-手性肌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D-手性肌醇(D-chiro-inositol,cis-l,2,4-trans-3,5,6-cyclohexol)作为肌醇(myo-inositol,cis-l,2,3,5-trans-4,6-cyclohexanehexol)的立体异构体,是3号羟基被差向异构化的形态(图1)。据报告,D-手性肌醇为肌醇磷酸聚糖(IPG)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胰岛素信号传输的重要介质,众所周知,上述D-手性肌醇对二型糖尿病具有治疗效果。D-手性肌醇主要在真核生物中被发现,借助肌醇的差向异构化来实现生物合成。
D-手性肌醇主要通过D-松醇(D-pinitol)或春雷霉素(kasugamycin)的盐酸水解来生产(U.S.Pat No.5827896,U.S.Pat No.5091596,U.S.Pat No.5463142,U.S.PatNo.5714643)。但是,虽然作为原料的D-松醇或春雷霉素的价格高昂,并且,众所周知的还有有机合成法(U.S.Pat No.5406005,W096/25381),由于难以分离副产物,因而经济性差。
山本(Yamamoto)等提出了利用表达农杆菌AB10121(Agrobacterium sp.AB10121)的MI差向异构酶(epimerase)的细菌来从肌醇转换为手性肌醇的方法(JP2001-006878、WO2002/055715)。山本等提出的方法能够以约15%的收率从肌醇生产D-手性肌醇。
本说明书全文中,参照了多篇论文及专利文献,并表示了其引用。所引用的论文及专利文献的公开内容全部插入于本说明书作为参照,从而更加明确说明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水平及本发明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为了利用微生物来从肌醇生产手性肌醇而努力研究,其结果,确认如下情况来完成了本发明,即,若利用由包含肌醇转运体(myo-inositol transporter)、肌醇脱氢酶(inositol dehydrogenase)及肌醇异构酶(inositol isomerase)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则能够以高收率从肌醇生产D-手性肌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转化的宿主细胞来从肌醇生产D-手性肌醇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表达肌醇转运体、肌醇脱氢酶及肌糖异构酶的转化的宿主细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生产包含上述转化的宿主细胞的D-手性肌醇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具有将肌醇转运体、肌醇脱氢酶及肌糖异构酶编码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重组载体的、生产D-手性肌醇的试剂盒。
以下发明的详细说明、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将更加明确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韩国迪外天然健康,未经(株)韩国迪外天然健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1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来自糖化生物质分离的纤维素酶再循环
- 下一篇:肌醇六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