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5713.1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9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相田亮;吉成照;今井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同油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M105/18;C10M115/08;C10M129/10;C10M129/28;C10M129/58;C10M133/12;C10M135/10;C10M135/18;C10M137/04;C10M137/10;C10M159/24;F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陈彦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电气设备和辅助设备中所使用的滚动轴承的润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希望汽车的小型轻量化、使用空间扩大化,因而要求减小机舱的空间,与此相伴,也希望交流发电机、张紧轮等电气设备和辅助设备部件的小型轻量化。此外,为了静音性,要将机舱密闭,使用环境就变得高温,因此,能够耐受高温的润滑脂就成为必需的。
此外,为了使皮带轮(Pulley)小径化、增大传递扭矩、提高皮带耐久性,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采用多楔带,但是,从那时开始,就出现了在滚动轴承的滚动面上,伴随白色组织变化而产生特异的早期异常剥离而成为问题。
对于这样的电气设备和辅助设备部件的滚动轴承,变得要求具有长润滑寿命和耐剥离性的两种性能的润滑脂。
作为滚动轴承用润滑脂,使用以廉价的矿物油为基油的锂皂润滑脂、二脲润滑脂,或者使用以合成烃油、醚系合成油为基油的锂皂润滑脂、二脲润滑脂等。二脲润滑脂中,特别是含有芳香族脲的润滑脂,因高温耐久性的原因而广泛被使用。
但是,这些润滑脂由于基油、增稠剂的耐热性不足,润滑脂向润滑部的流入性不足,不能满足高温下的轴承寿命。
作为抗剥离添加剂,例如为了抑制因磨耗而产生的新生面的催化剂作用,提出了在润滑脂中添加亚硝酸盐等钝化氧化剂,使金属表面氧化而抑制表面的催化剂活性,抑制因润滑剂的分解而产生的氢的技术(专利文献1、2)。此外,为了抑制因润滑剂的分解而产生氢,提出了作为润滑脂的基油而使用苯醚系合成油的技术(专利文献3)。作为在摩擦学金属材料、各种部件的进一步易于侵入水的部位所使用的轴承中封入的润滑脂,提出了添加吸收氢的偶氮化合物的技术(专利文献4)。作为即使受到水的浸入也不会发生因氢脆所导致的剥离、长寿命的用于滚动轴承,还提出了润滑脂组合物其在基油中添加了氟化聚合物油、在增稠剂中添加了聚四氟乙烯,并添加了导电性物质(专利文献5)。以通过表面膜的形成而降低在高温、高速、高负荷等严酷条件下施加在滚动轴承上的切线方向的力为目的,还提出了一种润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α烯烃系合成油或二苯醚系合成油、脲系增稠剂、作为极压添加剂的有机锑化合物和有机钼化合物中的至少一个、Zn磺酸盐(专利文献6)。
但是,任何一种都不是防止产生氢之后的作用,即防止氢向金属内部侵入的技术,不能应对氢脆。此外,亚硝酸盐、有机锑化合物或者有机钼化合物的添加还会降低高温时的润滑寿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3-2103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5-2630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3-250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130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2-250351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4-1084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气设备和辅助设备中所使用的滚动轴承的润滑脂,其即使在高温环境下的轴承润滑寿命也长且防止氢侵入到金属内部,耐氢脆剥离性优异。
解决课题的方法
对于高温环境下的轴承润滑寿命和剥离寿命的课题,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选择合适的基油、增稠剂、添加剂对其进行了改进。即,通过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润滑脂组合物以及封入了该润滑脂组合物的汽车电气设备或者辅助设备中所使用的滚动轴承:
1.一种润滑脂组合物,是用于汽车电气设备或者辅助设备中所使用的滚动轴承的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以烷基二苯醚油为必需成分的基油、
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二脲化合物构成的增稠剂、
作为抗剥离添加剂的有机磺酸盐系防锈剂和耐负荷添加剂、
抗氧化剂。
[化1]
式(1)中,R2表示碳原子数6~15的2价芳香族烃基。R1、R3中一方是环己基,另一方是环己基、碳原子数8~2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芳香族烃基。
2.所述1所记载的用于滚动轴承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增稠剂为式(1)中的R1、R3中的一方是环己基、另一方是碳原子数8~22的烷基的二脲化合物,且环己基的摩尔数的比例{[(环己基的数)/(环己基的数+烷基的数)]×100}为50摩尔%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同油脂株式会社,未经协同油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5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