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导电性配线保护膜和触摸面板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6812.5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健典;谷垣勇刚;舛田伊知郎;福崎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038 | 分类号: | G03F7/038;C08F290/12;G03F7/004;G03F7/027;H01L21/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孙丽梅;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导电性 保护膜 触摸 面板 构件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不损害高硬度、高透明、高耐热和高耐药品性这样的特性、保存稳定性极其优异、可进行碱显影。本发明提供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在共聚物具有的一部分酸基上加成了含有环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C)的含有不饱和基的树脂(D),所述共聚物是使(甲基)丙烯酸酯(A)、与含有不饱和基和酸的化合物(B)共聚了的共聚物、具有特定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E)、具有选自氨基、酰胺基、脲基、酮亚胺和异氰酸酯基中的取代基的硅烷化合物(G)、和光聚合引发剂(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导电性配线保护膜和触摸面板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的普及一起,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的传感器基板,在玻璃上具有ITO(Indium Tin Oxide)、金属(银、钼或铝等)图案化了的配线、另外在配线的交叉部具有绝缘膜、和保护ITO和金属的保护膜的结构是一般的。一般地,保护膜由高硬度的作为无机系的SiO2或SiNx或感光性透明材料等形成(专利文献1),绝缘膜由感光性透明材料形成的情况较多。但是,无机系材料存在下述课题:通过CVD(Chmial Vapor Deposition)将SiO2、SiNx高温成膜来形成、而且进行使用了抗蚀剂的图案加工,因此工序数增加等、制造成本变高。另外,对于感光性透明材料,预计由工序数的减少带来的制造成本的消减,但硬度不充分,而且在可耐受批量生产线的工序的耐药品性方面存在课题。另外,作为绝缘膜,也使用了同样的感光性透明材料,但在后工序的ITO制膜工序中,产生脱气,有ITO的电阻值升高的课题。从这样的情况出发,现状是要求高硬度、且透明性、耐热性和耐药品性优异、进而可进行图案加工的感光性透明材料。
作为感光性透明材料,已知含有碱可溶性聚合物、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和其它添加剂的、UV固化型涂布组合物。该UV固化型涂布组合物除了例如用作滤色器用的外涂层材料或垫片材以外,进而还可以通过含有着色剂,而用于色彩抗蚀剂(color resist)(专利文献2和3)。进而,用于层间绝缘膜的形成或阻焊剂等,其适用范围广泛(专利文献4和5)。
已知多官能环氧化合物有助于上述这样的UV固化型涂布组合物的特性的提高,更具体地,有助于耐药品性的提高(专利文献3)、耐热性的提高(专利文献4)或曝光灵敏度的提高(专利文献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9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08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443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75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33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这样的UV固化型涂布组合物中存在环氧化合物时,在常温下慢慢地进行固化反应,因此出现组合物劣化的问题,现状是对于下述那样的感光性透明材料,迄今为止完全是未知的,所述感光性透明材料是在能够维持高硬度、高透明、高耐热和高耐药品这样的特性的同时,可进行利用了碱显影液的图案加工、且保存稳定性良好的感光性透明材料。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损害高硬度、高透明、高耐热和高耐药品这样的特性的、保存稳定性极为优异的、可进行碱显影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
在下述共聚物具有的一部分酸基上加成了含有环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C)的含有不饱和基的树脂(D),所述共聚物是使(甲基)丙烯酸酯(A)、与含有不饱和基和酸的化合物(B)共聚了的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6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