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金属微线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2440.0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1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R.S.科克;T.R.奥图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斯曼柯达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湘,张懿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金属 电子 装置 | ||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支承体,其对550nm的光具有高于80%的透射率;以及
透明导体区,其设置在所述支承体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其中,所述透明导体区包括:
第一导电金属微线,其以第一微图案设置在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微线具有在0.5μm至20μm的范围内的宽度和第一高度;
第二导电金属微线,其以第二微图案设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微线具有低于所述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和在0.5μm至20μm的范围内的宽度,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微线与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微线电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微线占据低于所述透明导体区的15%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微线层具有金属双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透明导体层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微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层中,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微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层二者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比所述第二层靠近所述支承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层比所述第一层靠近所述支承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层还包括粘合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为明胶,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微线包括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各自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透明电极的多个透明导体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的所述宽度沿着所述透明电极的所述长度方向改变,以形成宽的和窄的透明电极区,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微线设置在所述宽的透明电极区中,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微线设置在所述窄的透明电极区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微图案与所述第二微图案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微图案不同于所述第二微图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高度比所述第一高度至少高3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微线具有比所述第一微线高的导电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金属微线占据低于或等于所述透明导体区的面积的10%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透明导体区对550nm的光具有高于80%的透射率的透明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体与所述透明导体的复合透明度在450至650nm的波长范围内高于8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微线电连接设置在两个不同的第二位置中的第二导电金属微线。
18.透明导体设备,包括:
透明支承体,其具有第一透明导体区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体区的第二透明导体区;
多根电连接的第一微线和多根电连接的第二微线,所述多根电连接的第一微线在所述第一透明导体区中的微线层中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并且所述多根电连接的第二微线在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微线的所述第二透明导体区中的微线层中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微线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微线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曼柯达公司,未经伊斯曼柯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4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卡车烟雾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层方向自适应快速选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