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制冷系统的鲜奶储存冷水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5661.8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伍建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欧亚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6/00 | 分类号: | F25B6/00;A23C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俞晓明 |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制冷系统 鲜奶 储存 冷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鲜奶储存冷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制冷系统的鲜奶储存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牛奶作为天然的高营养食品,包含了人类活动和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注重,饮用牛奶对健康有益已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可, 如今,牛奶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尽管鲜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其物理特性使其很难保存。如果牛奶的储存不当使鲜奶变了质,牛奶的营养价值不仅降低甚至变成了对身体的危害。而工业存储的设备是决定牛奶储存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
现有的牛奶存储设备中冷水机进出水温度为12/7℃,该温度一般达不到牛奶冷却要求的4℃以下的存储温度,现有结构的冷水机组如果温度设置低于5℃,会有冻破蒸发器的可能。而采用行业内化工低温机,冷冻液多采用乙二醇、盐水等,存在泄露并污染鲜奶的风险。因此,高性能的存储设备,为减轻工业上牛奶存储时因存储设备而造成的牛奶变质带来经济损失,提高奶牛养殖的积极性,促进乳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鲜奶储存冷却与巴氏杀菌后冷却用的低温冷水机组,能够保证鲜奶的储存温度,使进出水温度为9℃/2℃,采用纯净水为冷冻水,既满足了牛奶储存的温度的要求又清洁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双制冷系统的鲜奶储存冷水机组,包括两组冷凝器、角阀、干燥过滤器、角阀、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第一组由冷凝器Ⅰ、角阀Ⅰ、干燥过滤器Ⅰ、角阀Ⅰ、膨胀阀Ⅰ、蒸发器Ⅰ和压缩机Ⅰ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为环路,构成第一级冷却系统;第二组由冷凝器Ⅱ、角阀Ⅱ、干燥过滤器Ⅱ、角阀Ⅱ、膨胀阀Ⅱ、蒸发器Ⅱ和压缩机Ⅱ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为环路,构成第二级冷却系统;蒸发器Ⅰ和蒸发器Ⅱ通过管道相连通。
所述的双级制冷机组中相互独立的第一级冷却系统和第二级冷却系统之间可采用一台或一台以上的冷凝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组采用双制冷系统,第一级冷却系统和第二级冷却系统采用相同的部件,但两个冷却系统产生的冷量不同,两个系统中的各部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参数设计,每个制冷系统形成一个温度级,使得整个水路两级降温。冷却效果好,冷却温度恒定。机组进出水温度为9℃/2℃,满足了鲜奶储存冷却与巴氏杀菌后冷却存储温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冷凝器Ⅰ,2、压缩机Ⅰ,3、角阀Ⅰ,4、干燥过滤器Ⅰ,5、角阀Ⅰ,6、膨胀阀,7、蒸发器,8、蒸发器,9、膨胀阀,10、角阀,11、干燥过滤器,12、角阀,13、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本实用新型具有双制冷系统的鲜奶储存冷水机组,第一组压缩机2、蒸发器7、冷凝器1、干燥过滤器4、膨胀阀6、电磁阀和角阀5通过制冷管道连接为环路,构成第一级冷却系统,第二组压缩机13、蒸发器8、冷凝器1、干燥过滤器11、膨胀阀9、电磁阀和角阀12通过制冷管道连接为环路,构成第二级冷却系统。
所述的双级制冷机组中相互独立的第一级冷却系统和第二级冷却系统之间可采用一台或分别连接一台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第一级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制冷剂排汽口连接至壳管式冷冷凝器、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输出到过滤器、经过膨胀阀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到蒸发器、再经过蒸发器与第一级水系统换热、转成高温制冷剂回到压缩机,同样第二级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相同,但两个冷却系统产生的冷量不同,两个系统中的各部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参数设计,通过第二冷却系统冷却后机组进出水温度进一步降为9℃/2℃。两个制冷系统形成一个温度级,使得整个水路两级冷却。
本实用新型冷却效果好,冷却温度恒定。机组进出水温度为9℃/2℃,满足了鲜奶储存冷却与巴氏杀菌后冷却存储温度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欧亚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欧亚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