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2644.1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东;陈伟;陈玉林;张爱民;陈林峰;陈禹;张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9/66 | 分类号: | G01C19/6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动 激光 陀螺 光学 解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陀螺技术,涉及一种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陀螺是基于激光原理一种感测角速度的精密传感器,由于具有启动快、抗冲击震动性能强、动态范围大、输出带宽大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理想元件。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相对二频激光陀螺,具有全固态、灵敏度高、极限精度更高等特点,被称之为第二代激光陀螺,是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理想元件。
全光学解调是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解调方法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利用光学器件将左右陀螺拍频分离的方法,具有可靠性高、计数电路简单、测量范围大等优点。全光学解调方法首先是通过对陀螺出射的圆偏振光附加90°SP光相移,使得左、右旋光变为正交的线偏振光,其次对顺、逆光进行混频并通过半透半反将四频混频分离为两路,再次通过偏振器件对两路正交线偏振光分别进行偏振过滤,得到左陀螺拍频和右陀螺拍频,最后通过光电管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读出。
偏振片是分离左右陀螺信号的重要器件,传统安装方法是将偏振片方向调节好之后,采用胶粘剂固定在塔式棱镜上,然后在将光电管固定在偏振片上。这种方法存在偏振片装调工艺复杂,安装应力大、可靠性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将偏振片和光电管集成安装,实现小体积、高可靠性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其包括透平衡输出镜、合光棱镜、偏振片、衬套和光电管,其中,透平衡输出镜设置在激光陀螺某一反射面上,合光棱镜由两片梯形棱镜组成,设置在透平衡输出镜上,偏振片设置在光电管上,并由衬套固定,形成光电接收组件,且该光电接收组件安装在合光棱镜的输出面上。
所述衬套中间具有用于安装偏振片和光电管的安装孔,且安装端面为径向尺寸大于主体直径,并与合光棱镜输出面贴合的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将偏振片和光电管集成安装,实现光学解调中的左右陀螺分离。这样既可以减小整个陀螺体积,又可以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平衡输出镜、2‐合光棱镜、3‐偏振片、4‐衬套、5‐光电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包括透平衡输出镜1、合光棱镜2、偏振片3、衬套4和光电管5。其中,透平衡输出镜1设置在激光陀螺某一反射面上。合光棱镜由两片梯形棱镜组成,设置在透平衡输出镜上,用于将激光陀螺输出的顺逆时针光合并为一束光。偏振片3设置在光电管5上,并由衬套4固定,形成光电接收组件,并将该光电接收组件安装在合光棱镜的输出面上。其中,衬套4中间具有用于安装偏振片和光电管的安装孔,且安装端面为径向尺寸大于主体直径,并与合光棱镜输出面贴合的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工作时,激光陀螺经透平衡输出镜输出的顺逆时针光经合光棱镜合为一束,然后由光电接收组件接收解调。由于将偏振片设置在光电管上,因此在光电接收组件装调过程中,调节方便,能够快速的实现光电接收组件在合光棱镜上的精确安装。另外,由于偏振片没有直接安装在合光棱镜上,减少光学组件的安装应力,易于提高陀螺精度。另外,通过衬套将整个光电接收组件固定在合光棱镜上,牢固性好,有效提高了激光陀螺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2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惯性元件全温度范围性能标定测试装置
- 下一篇:铅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