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扭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8431.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顺安;李兴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矫智兰 |
地址: | 2656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变扭差速器。
背景技术:
汽车采用多轴驱动桥时,一般采用分动器将动力分配至各驱动桥,整车布置复杂。虽然现有汽车三联驱动桥采用行星轮结构,可不采用分动器传动,但其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较多,重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变扭差速器,主要解决现有汽车采用多轴驱动桥整车布置复杂和三联驱动桥采用行星轮结构带来的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重量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扭差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由输入轴、输入轴轴承、垫圈、三联齿、行星轮、差壳、行星轮衬套、挡油罩、后半轴齿轮轴承、后半轴齿轮、输出轴轴承、输出轴、后半轴齿轮衬套、锁紧螺母、行星轮轴、三联齿衬套组成;在输入轴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输入轴轴承、垫圈、三联齿、行星轮轴,在输入轴与三联齿之间设三联齿衬套;在行星轮轴上设行星轮,二者之间设衬套;将挡油罩压装在差壳上,并将差壳套在行星轮和行星轮轴合件上,用锁紧螺母将行星轮轴锁紧并调整间隙;在输出轴上从下至上依次设输出轴轴承、后半轴齿轮,输出轴与后半轴齿轮下部连接为一体,后半轴齿轮上部与输出轴之间设后半轴齿轮衬套,在后半轴齿轮外设后半轴齿轮轴承,后半轴齿轮与行星轮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扭差速器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结构紧凑,零部件数量少,重量轻;2、可根据汽车多轴驱动桥传动特点,任意设计差速器的传动比;3、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
1输入轴、2输入轴轴承、3垫圈、4三联齿、5行星轮、6差壳、7行星轮衬套、8挡油罩、9后半轴齿轮轴承、10后半轴齿轮、11输出轴轴承、12输出轴、13后半轴齿轮衬套、14锁紧螺母、15行星轮轴、16三联齿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参见图1,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三联齿4、后半轴齿轮10和行星轮5;将输入轴轴承2、垫圈3、三联齿衬套16、三联4、行星轮轴15安装在输入轴1上,再将行星轮5、衬套7依次安装在行星轮轴15上,将挡油罩8压装在差壳6上,并将差壳6套在行星轮5和行星轮轴15合件上,用锁紧螺母14将行星轮轴15锁紧并调整间隙;在输出轴12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输出轴轴承11、后半轴齿轮10,输出轴12与后半轴齿轮10下部连接为一体,后半轴齿轮10上部与输入轴1之间设后半轴齿轮衬套13,后半轴齿轮10外安装后半轴齿轮轴承9,后半轴齿轮10与行星轮5连接;输入轴1与输出轴12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扭差速器,拥有普通差速器的差速功能,还拥有变扭功能;通过行星轮和三联齿、后半轴齿轮实现普通差速器的差速功能;通过行星轮和三联齿的节圆齿数比,实现变扭功能,扭矩从输入轴输入,一部分扭矩通过三联齿传递,另外一部分通过后半轴齿轮将扭矩传递到输出轴,因后半轴齿轮节圆与三联齿节圆不相等,故该差速器有变扭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噪音检测手机壳
- 下一篇:一种能存储数据信息的手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