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抗冲击汽车起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657.7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7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高贞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耐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0 | 分类号: | H02K7/0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击 汽车 起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抗冲击汽车起动电机。
背景技术
起动电机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功能是起动汽车发动机,由起动电机输出动力,使发动机从静止开始运转。
汽车起动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蓄电池供给起动电机大电流,起动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起动电机的单向离合器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直到发动机点火正常运行,起动电机总成电磁开关断电,单向器在拨叉的作用下退出,回到初始位置。
发动机扭矩较大,以1.5L汽油发动机为例,常温20℃状态下的摩擦阻力矩为35N.m左右;低温状态-30℃状态下的摩擦阻力矩更大,约为90N.m左右。起动电机必须输出比发动机摩擦阻力矩更大的扭矩才能拖动发动机转动,并且要到达90转/分以上的转速,发动机才能启动。由于发动机在启动过程中扭矩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起动电机负载也是变化的,起动电机在工作工程中,承受的是冲击较大的不平稳负载。
在现有结构中,起动电机内部减速器总成后端的内齿轮一般采用硬定位的方式进行固定,起动电机在起动发动机的过程中,发动机的冲击力会直接加载到内齿轮上,这样一方面会影响起动电机工作运行的平稳性,增大起动电机的振动及工作噪声,降低产品使用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要获得较大的减速比,内齿轮只能采用塑料材质的小模数齿,小模数齿轮受自身结构的限制,能够承受的载荷有限,在发动机工况较差的时候,容易导致内齿轮的齿因不能承受冲击负载而断裂,从而导致起动电机失效,不能起动发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冲力力的新型抗冲击汽车起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抗冲击汽车起动电机,在壳体(1)的前端安装前端盖(2),后端安装后端盖(3),并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定子总成(4)和转子总成(5),所述转子总成(5)的前方具有减速器输出轴(6),该减速器输出轴(6)的后端套装齿轮座(7),在所述齿轮座(7)的后方设置内齿轮(8)和盖板(9),所述内齿轮(8)与其内部的行星齿轮(10)啮合,该行星齿轮(10)安装于减速器输出轴(6)后端所形成的行星架上,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内齿轮(8)的外围设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减振块(11),该减振块(11)的内表面与内齿轮(8)的外圆周面紧贴,减振块(11)的外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紧贴,减振块(11)的前端面与齿轮座(7)贴靠,减振块(11)的后端面与盖板(9)贴靠。
本实用新型在内齿轮的外围设置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减振块,内齿轮通过减振块与壳体、齿轮座及盖板接触,内齿轮的定位是浮动的,在内齿轮转动时,可以自动调心,直到最好的啮合状态,这样可以保证齿轮的传动效率最高。起动电机在起动发动机的过程中,当发动机的冲击力通过减速器输出轴传递到内齿轮,内齿轮将冲击力传递到减振块上,减振块通过塑性变形,将冲击力吸收,并且根据冲击的大小不同,减振块变形量也不相同。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吸收发动机的冲击负载,避免起动电机旋转受力零部件失效,保证起动电机的可靠性;同时,起动电机工作运行平稳,振动小,工作噪声降低,大大提升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
所述减振块(11)通过中心开设的方孔套装于定位柱(12)上,该定位柱(12)垂直固定在内齿轮(8)的外圆周面。以上结构一方面能够方便减振块安装,确保减振块连接牢靠;另一方面,减振块通过方孔与方形的定位柱配合,能有效防止减振块发生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减振块工作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块(11)的数目为3个。
所述减振块由氢化丁腈橡胶制成,这样不仅选材方便,成本低,而且耐油性能、耐热性能好,强度高,耐磨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所述内齿轮(8)由粉磨冶金制成,这样易于加工制作,生产成本低,并且强度可靠,能有效防止齿发生断裂损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齿轮改为浮动定位,能有效吸收发动机的冲击负载,一方面避免了起动电机旋转受力零部件失效,保证了起动电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起动电机工作运行平稳,振动小,工作噪声降低,大大提升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振块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耐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耐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