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置发动机公交客车后围蒙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2498.7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赵双武;禹保明;张晓宇;庞艳刚;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0K1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置 发动机 公交 客车 蒙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置发动机公交客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后置发动机公交客车后围蒙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后置发动机公交客车通常在发动机舱蒙皮上开设通风格栅,为进一步保证通风散热要求,一般在后围蒙皮和发动机舱蒙皮之间预留有间隙,作为通风口,由于通风口比较大,在客车行驶过程中一些外界杂物很容易从通风口进入发动机舱内,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动,且由于在发动机舱蒙皮上开设大通风格栅会使发动机舱蒙皮的整体强度很难得到保证,影响客车使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既能保证散热效果又能避免外界杂物进入发动机舱的后置发动机公交客车后围蒙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置发动机公交客车后围蒙皮结构,包括后围蒙皮本体、发动机舱蒙皮及沿横向设置在发动机舱蒙皮上部与后围蒙皮本体之间的通风口,在所述通风口内设置有向内弯曲的弧形挡板,在所述弧形挡板上均布开设有通风网孔,所述弧形挡板的上边缘与后围蒙皮本体固连为一体,在所述弧形挡板的下边缘包覆有橡胶密封带;在所述发动机舱蒙皮上向内水平间隔冲压有多条凹槽。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在发动机舱蒙皮上部与后围蒙皮本体之间的通风口内设置开设有通风网孔的弧形挡板,既保证了通风口的散热效果,有能有效避免外界杂物从通风口进入发动机舱;通过在发动机舱蒙皮上向内水平间隔冲压有多条凹槽,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外形美观,又保证了其强度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Ⅰ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Ⅱ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置发动机公交客车后围蒙皮结构,包括后围蒙皮本体1、发动机舱蒙皮2及沿横向设置在发动机舱蒙皮2上部与后围蒙皮本体1之间的通风口3,在所述通风口3内设置有向内弯曲的弧形挡板4,在所述弧形挡板4上均布开设有通风网孔5,所述弧形挡板4的上边缘与后围蒙皮本体1固连为一体,通过发动机舱蒙皮2上部与后围蒙皮本体1之间的通风口3内设置开设有通风网孔5的弧形挡板4,既保证了通风口3的散热效果,有能有效避免外界杂物从通风口3进入发动机舱;在所述弧形挡板4的下边缘包覆有橡胶密封带6,在使用时,橡胶密封带6与发动机舱蒙皮2上边缘紧密接触,可以避免雨水沿两者之间的接触缝隙进入发动机舱;在所述发动机舱蒙皮2上向内水平间隔冲压有多条凹槽7,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外形美观,又保证了其强度要求,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2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罩铰链加强板
- 下一篇:一种侧围A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