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举预充电功能的动态制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2100.X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2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燕婧婧;王建乔;季似宣;赵辉;严伟灿;王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功能 动态 制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制动电路 。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动态制动电路需要单独一路继电器控制,而且直流母线上电还需要另外一路继电器控制,自举充电的实现大多是在软件代码中添加初始化代码,开通下桥臂的管子。这样伺服驱动器中制动电路及上电自举充电电路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带自举预充电功能的动态制动电路,以达到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自举预充电功能的动态制动电路,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功率模块,所述的功率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所述的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构成上桥臂,所述的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构成下桥臂,所述的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门极与控制器相连,第一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的连接处、第二开关管与第五开关管的连接处、第三开关管与第六开关管的连接处分别为与电机W、V、U相线连接的W相连接处、V相连接处、U相连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模块设有动态制动电路及继电器电路,所述的动态制动电路包括动态制动模块及自举预充电模块,所述的自举预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用二极管、与充电用二极管串联的电容;自举预充电模块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电源负极,使自举预充电模块电路形成回路;所述的动态制动模块包括与动态制动电路相连的制动用二极管、与制动用二极管串联的第二电阻;动态制动模块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四、第五、第六开关管的续流二极管流向电机绕组形成回路。在切断电源后,常闭触点闭合,电流通过二极管形成回路,电机产生的反电动势消耗在第二电阻上,同时也为电容充电,由于制动的时间短,故而充电不会对元器件造成冲击发生,工作稳定、可靠,无需增加保护模块对充电的时间进行控制,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成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动态制动电路包括第一动态制动单元、第二动态制动单元、第三动态制动单元,所述的第一动态制动单元、第二动态制动单元、第三动态制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的W相连接处、V相连接处、U相连接处相连。
所述的第一动态制动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六二极管;所述的第二动态制动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五二极管;所述的第三动态制动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二极管;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为所述的充电用二极管,所述的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为所述的制动用二极管。
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第四、第五、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四、第五、第六二极管正极分别与U相连接处、V相连接处、W相连接处相连。
所述的第一动态制动单元、第二动态制动单元、第三动态制动单元的末端依次连接第二电阻、继电器常闭触点、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末端与电源负极相连,第一、第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15V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跨接在第一电阻的两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较少的元器件实现了动态制动功能和自举预充电功能,动态制动电路和直流母线上电电路共用一个继电器,伺服驱动器的电机在制动的同时完成对智能功率模块的自举预充电,每一次制动过程也是一个充电过程。工作稳定、可靠,无需增加保护模块对充电的时间进行控制,也不必由控制器控制功率电路开通下桥臂来实现自举充电,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图。
图中:Q1-第一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三开关管、Q4-第四开关管、Q5-第五开关管、Q6-第六开关管、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D6-第六二极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K1-常闭触点、K2-常开触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2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鲵紫苏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喷墨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