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复合防弹板的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0515.1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尹邦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邦进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F41H1/02;B32B9/04;B32B3/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11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复合 防弹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护装备,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复合防弹板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防弹板是在特定环境下保护人体、武器装备的防护器具,它能吸收并耗散弹头、弹片的动能,阻止穿透,有效保护人体和武器装备不受到伤害。一般防弹板主要由体积较小的高强度防弹块拼接而成。
传统高强度钢材的防护水平虽然能够满足防弹要求,但是由于钢制材料具有重量太大、舒适性差等缺点,不但会令穿戴者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而且还存在跳弹伤人的危险。芳纶纤维(Kelar)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等高科技合成纤维的问世为防弹材料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类合成纤维与钢铁材料相比都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因此能量吸收能力远胜于钢铁材料,但芳纶纤维(Kelar)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制造的防弹板的防护等级较低。
在设计防弹板时,除了要保证良好的防弹性能的同时,还要重点会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重量,轻的防弹板可以降低武装人员和移动设备的能量消耗,提高机动性。第二个因素是成本,昂贵的防弹板无法广泛地推广。第三是体积,太厚的防弹板会损害人或机动车的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新的陶瓷复合防弹板的组合结构,在保证达到防护等级的前提下,可以降低防弹板的重量,克服上述三个方面的不足获得最好的性价比。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陶瓷复合防弹板的组合结构,所述防弹板从外到内依次为具有韧性的防裂层和具有硬度的陶瓷层,所述陶瓷层的内侧还设有内衬层,所述陶瓷层由陶瓷块排列拼接组成,所述陶瓷块为十字形的柱状体或圆形的柱状体。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裂层与陶瓷层之间、陶瓷层与内衬层之间通过粘结组成整体防弹板。
在另一种方案中,所述陶瓷层的外侧和内侧通过热压包裹形成防裂层和内衬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裂层和内衬层的内部混合有高强度纤维。
所述高强度纤维为芳纶纤维和/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陶瓷块之间通过粘结进行排列拼装。
所述陶瓷块的位置交错排列拼接。
所述陶瓷块的前后两端面是外凸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弹板结构采用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组合而成,重量轻;其中陶瓷层采用交错排列的十字形柱状陶瓷块或圆柱陶瓷块排列而成,可增强抵抗子弹冲击的能力;陶瓷制造成本低,可广泛推广;防弹板的结构合理,防弹性能提升,制造的厚度大大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十字形柱状陶瓷块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十字形柱状陶瓷块的组合排列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陶瓷复合防弹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圆柱陶瓷块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圆柱陶瓷块的组合排列示意图(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防弹板从外到内依次为防裂层4、陶瓷层5以及内衬层6。
其中陶瓷层5是由图1所示的十字形柱状陶瓷块1通过粘结排列而成,陶瓷块1为具有较好良好镶嵌性能的十字形的柱状体,每个十字形的陶瓷块1的前后两端面是外凸的曲面,朝向来袭子弹的曲面可以分散弹头的撞击能量,减少冲击力,背向来袭子弹的曲面,可以改善与底板高分子材料的粘接能力,减少陶瓷脱落的风险。十字形陶瓷块1的纵向和横向宽度不相等,这样多个陶瓷块纵横密排时,互相错开设置,如图2所示,当子弹撞击到某个陶瓷块时,力量将会传递给多个邻近的陶瓷块,通过陶瓷块再传递给背衬的纤维层,增强了抵抗子弹冲击的能力。
参见图3,在陶瓷层5的外表面通过热压包裹设置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其外侧和内侧则分别形成韧性的防裂层5和内衬层6,另外还可通过粘接将成型的防裂层4和内衬层6与陶瓷层5组成整体防弹板。在防裂层5和内衬层6内部混合有高强度纤维,如芳纶纤维(Kelar)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以增强防弹板抵抗撕裂的能力。
实施例2
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陶瓷层采用图4中的圆柱陶瓷块2按照图5中交错排列组合,圆柱陶瓷块2的两端面同样设置成外凸的曲面,可有效分散冲击,采用合理排布结构保证了防护效果,非金属材质重量低,同时圆柱体生产方便,制造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邦进,未经尹邦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0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准浮动情况下检测衬套位置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氛保护炉恒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