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电镀设备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3235.5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费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德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12 | 分类号: | C25D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电镀 设备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电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镀设备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量产的光诱导电镀技术是通过将腐蚀浆料选择性腐蚀电池表面或者激光开槽来提供种子层,然后使用电镀设备在种子层上镀上正面金属栅线。
但是传统电镀设备中弹簧上滚轮因为跟电池背电极完全接触,并且通过弹簧滚轮将镀铜液带到背电极上,进而背电极作为阴极被镀上铜,镀上铜的背极拉力测试基本不合格,对后期组件的可靠性测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背电极拉力的太阳能电镀设备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电镀设备部件,具有钛合金滚轴和用于输送电池片的钛合金弹簧,所述钛合金滚轴的转动方向与电池片的前进方向相反,所述钛合金弹簧通过固定设置在其两端的固定螺母与钛合金滚轴焊接固定,并且所述钛合金弹簧与设置在电池片上的背电极之间的空白铝背场处接触。
优选的,所述钛合金弹簧分为三段,其中中间段的长度为30~35mm,中间段两侧两段的长度均为40~45mm。
优选的,所述钛合金弹簧中间段的直径为15mm,中间段两侧两段的直径均为4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太阳能电镀设备部件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电池背电极沾上镀液的概率,从而避免了太阳能电池背电极镀上铜,最终保证了背电极的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太阳能电镀设备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钛合金滚轴;2、钛合金弹簧;3、固定螺母;4、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电镀设备部件,具有钛合金滚轴1和用于输送电池片4的钛合金弹簧2,所述钛合金滚轴1的转动方向与电池片4的前进方向相反,所述钛合金弹簧2通过固定设置在其两端的固定螺母3与钛合金滚轴1焊接固定,并且所述钛合金弹簧2与设置在电池片4上的背电极之间的空白铝背场处接触,当电池片4在钛合金弹簧2下行走时,背电极之间的空白处和钛合金弹簧2有正面接触,而正好避开背电极;所述钛合金弹簧2分为三段,其中中间段的长度为30~35mm,直径均为15mm,中间段两侧两段的长度均为40~45mm,直径均为40mm。
这种太阳能电镀设备部件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电池背电极沾上镀液的概率,从而避免了太阳能电池背电极镀上铜,最终保证了背电极的拉力。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德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德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3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