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牵引齿轮及机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0617.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齐宏;高小平;王雅莉;白宇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12;F16H5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晶晶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牵引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牵引齿轮及机车。
背景技术
机车牵引齿轮是机车中用于将电动机所产生的扭矩传递给车轴的部件,需要承受来自线路的冲击和自身轴系的振动所产生的动载荷,受力复杂、负重庞大、工作条件恶劣。随着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其所承受的静载、动载不断增大,服役条件更为苛刻。
现有技术中的机车牵引齿轮一般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优质钢材制造、并对轮齿部分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力学性能,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轮齿的不断啮合还是很容易被磨损,当这种磨损到达一定程度时则导致齿轮无法正常工作,需重新更换新的机车牵引齿轮,而此时齿轮除轮齿外的其它部分可能还很完好,因此,直接更换造成了浪费,大大增加了机车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牵引齿轮,以方便机车牵引齿轮的维护、避免材料浪费、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牵引齿轮,包括:外齿圈,在所述外齿圈内、同轴设置有圆盘状的轮芯,所述轮芯与所述外齿圈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轮芯的外侧面形成有沿径向朝外伸出的第一悬臂,所述外齿圈的内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悬臂形成有沿径向朝内伸出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销相对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车牵引齿轮,优选地,所述第一悬臂包括相对设置的托板,所述托板垂直于所述轮芯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悬臂伸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悬臂的两所述托板之间,两个连接销贯穿所述托板和所述第二悬臂。
如上所述的机车牵引齿轮,优选地,所述托板和所述第二悬臂上分别设置有销孔,所述第二悬臂上的所述销孔的孔壁固定设置有弹性橡胶层。
如上所述的机车牵引齿轮,优选地,所述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均为至少两个。
如上所述的机车牵引齿轮,优选地,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均为五个、且各所述第一悬臂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悬臂之间的间隔相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车,电动机,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用于将所述电动机的扭矩输出的机车牵引齿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车牵引齿轮及机车,将机车牵引齿轮设置成相互独立的轮芯和外齿圈、并通过穿过轮芯上的第一悬臂和外齿圈上的第二悬臂的连接销将轮芯和外齿圈固定连接成一体,实现了在长时间使用后,在外齿圈上的轮齿被磨损而无法使用时,拆下外齿圈、更换成新的外齿圈后,再利用连接销将轮芯和外齿圈重新固定连接成一体,与现有技术中整体更换新的齿轮相比,大大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机车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车牵引齿轮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车牵引齿轮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一种机车牵引齿轮,包括:外齿圈1,在外齿圈1内、同轴设置有圆盘状的轮芯2,轮芯2与外齿圈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轮芯2的外侧面形成有沿径向朝外伸出的第一悬臂21,外齿圈1的内侧面上、对应第一悬臂21形成有沿径向朝内伸出的第二悬臂12;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12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销3相对固定连接。
具体地,外齿圈1可以呈圆环状,外侧面上设有多个轮齿101,内侧面则围成一个圆形孔;轮芯2可以同轴设置在外齿圈1内,轮芯2的厚度可以与外齿圈1的厚度相匹配,且轮芯2的圆周侧面与外齿圈1的内侧面相对;轮芯2的外侧面与外齿圈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的大小可根据外齿圈1和轮芯2的尺寸确定。
轮芯2的侧面上可以一体固定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悬臂21,第一悬臂21沿轮芯2的径向朝轮芯2外伸出,第二悬臂12可一体固定设置在外齿圈1的内侧面上,当然,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12也可以为独立部件、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到轮芯2和外齿圈1上。各第一悬臂21尺寸和形状可以相同,类似地,各第二悬臂12的尺寸和形状也可相同;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12沿径向伸出的长度分别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间隙,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悬臂21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二悬臂12在周向上延伸的长度;各第二悬臂12与第一悬臂21可一一对应,即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12在外齿圈1和轮芯2形成的第一间隙中的位置相对应,例如,第一悬臂21可深入到对应的第二悬臂12上方或下方,以通过垂直贯穿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12的连接销3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偏心低流阻蝶阀
- 下一篇:应变监测的问题索和集中载荷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