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偿式同轴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3966.3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叶齐萌;蔡立宗;蔡理武;蔡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五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0 | 分类号: | F16H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同轴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输入轴与输出轴共轴线的同轴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被广泛的应用在机床、车辆和其他需要变速的机器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来改变输出端与输入端的传动比。现有的同轴变速器如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19156801中公开的一种同轴变速器,包括外圈、中圈、内轴和传动构件,内轴和外圈上分别设有曲线,中圈位于内轴和外圈之间,中圈上加工有多个径向槽,传动构件可以在径向槽内滑动。传动构件包括两个小滚柱和推杆,两个小滚柱位于推杆两侧。该方案中滚柱位于推杆两侧且始终与推杆进行滚动摩擦,长时间工作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磨损,使用寿命收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车辆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补偿式同轴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补偿式同轴变速器,包括外圈、中圈、内轴和传动构件,所述外圈、中圈和内轴共轴线O-O,所述内轴的外缘上均匀设有na个波b1的曲线l1,所述曲线l1的基圆半径为ra,所述外圈设置在内轴外侧,所述外圈的内缘上均匀设有nb个波b2的曲线l2,所述曲线l2的基圆半径为rb,所述中圈设置在内轴与外圈之间,所述中圈上均匀设有nc个径向槽,所述nc为na与nb的和或差的绝对值。所述传动构件设置在径向槽内且可在径向槽内滑动,传动构件沿中圈径向的长度为rb-ra,传动构件的宽度与径向槽的宽度相同,所述波b1与波b2的波高a相同。所述传动构件包括两个小滚柱、外推杆、内推杆和弹性元件,所述两个小滚柱分别设置在外推杆外侧和内推杆内侧,所述外推杆和内推杆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补偿式同轴变速器,其中所述中圈上设有若干固定通孔,所述中圈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左盖板和右盖板,所述左盖板和右盖板上设有与固定通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通孔与通孔内装有连接螺栓将中圈和左盖板、右盖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补偿式同轴变速器,其中所述其中左盖板或右盖板的外端面设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补偿式同轴变速器,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为预紧弹簧。
本实用新型补偿式同轴变速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同轴变速器的传动构件包括两个小滚柱、外推杆、内推杆和弹性元件,带有预紧力的弹性元件位于两个推杆之间。当变速器长时间使用后,小滚柱发生磨损,推杆和小滚柱之间产生间隙,此时弹性元件发挥作用,通过自身的弹性势能使推杆重新回到预设位置,并使推杆对小滚柱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保证了同轴变速器继续正常工作,延长了同轴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更换维修的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补偿式同轴变速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补偿式同轴变速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补偿式同轴变速器中B-B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五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五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3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