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制动蝶阀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0042.3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滕帅;姚章涛;王树汾;李浩;舒畅;欧阳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3/04 | 分类号: | F02D1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制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重汽车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排气制动蝶阀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重型载重汽车大部分配置发动机辅助制动,通过关闭排气蝶阀来实现对汽车车速的控制,减少了主制动器的使用频率。
目前,排气蝶阀制动是当排气蝶阀关闭制动时,排气背压增加,发动机在压缩和排气行程时把气缸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增加活塞曲轴承受的排气阻力,并通过传动系统将减速作用传到驱动轮上,以达到降低汽车车速的目的。
排气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制动功率,排气背压越大,制动功率越高;但随着转速的升高,排气背压越高,排气门会出现反跳和喷油器过热的情形,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而在低转速时排气压力偏低,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制动力,影响发动机辅助制动的效果。因此,在保证发动机的可靠性的前提下,制动蝶阀要根据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来提供稳定的排气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设计一种排气制动蝶阀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排气制动蝶阀控制系统,包括: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压缩装置,用于采集发动机转速信号的第一传感器,用于采集汽车车速的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的制动蝶阀,设置在排气管上的排气背压传感器,与所述制动蝶阀相连并控制其开启的液压制动缸,与所述液压制动缸相连的比例阀,所述空气压缩装置与所述比例阀相连,所述控制压缩装置内有压缩空气。
优选地,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具有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排气背压传感器都连接到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比例阀采用电液比例阀。
优选地,所述控制蝶阀为同心蝶阀。
优选地,所述控制蝶阀的中心轴为刚性中心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的瞬时值的比较决定比例阀的通断,使实际输出的反馈信号随指令信号的改变而改变,由于比例阀输出的压力或者流量与输入的电流成正比,因此可以控制作用在液压制动缸上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从而控制制动蝶阀的角度,实现车辆需要的制动功率,解决了排气背压过大出现的排气门反跳或者喷油器过热的情形,以及排气背压过小而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制动力,影响发动机辅助制动的效果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排气制动蝶阀控制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下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排气制动蝶阀控制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空气压缩装置1、液压制动缸4、制动蝶阀5、排气背压传感器6、比例阀7、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汽车电子控制单元10和排气管2。
所述空气压缩装置1与比例阀7相连,并且空气压缩装置1内有压缩空气。
所述制动蝶阀5设置在所述排气管2内,所述液压制动缸4的制动端与制动蝶阀5相连,所述液压制动缸4的输入端与比例阀7相连,所述排气背压传感器6设置在制动蝶阀5远离排气管管口3的排气管2的一端。
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10的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包括第一传感器8采集到的发动机转速信号、第二传感器9采集到的车速信号以及排气背压传感器6采集到的压力信号。
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10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包括指令信号以及反馈信号。
所述指令信号和反馈信号为比例阀7的输入信号,空气压缩装置1内的压缩空气根据比例阀7的输入信号输入到比例阀7。
其中,汽车电子控制单元10根据其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进行计算,将希望输出的电流波形作为指令信号输出,把实际的电流波形作为反馈信号输出,比例阀7通过指令信号和反馈信号两者瞬时值的比较来决定自身的通断,使反馈信号随指令信号的改变而改变,由于比例阀7输出的压缩空气的流量与输入的电流成正比,因此可以控制作用在液压制动缸4上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从而控制制动蝶阀5的开启角度,实现车辆需要的制动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0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钎焊烧结腔室抽真空系统
- 下一篇:具有宽带特性的内部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