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向限位装置以及平移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5771.3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4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甘国辉;邝志伟;李坚;康勇;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限位 装置 以及 平移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向限位装置以及平移小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以及其他一些工程机械的装配生产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将产品从一条生产线上输送到另一条生产线上,以进行后续加工。产品移线有地面运输和空中运输两种方式,然而,地面运输需要较大空间,同时影响地面物流,故现在通常采用空中运输的方式。空中运输需要用到具有提升功能的平移小车,平移小车是一种由电机提供动力,在空中有固定行走轨道的输送机械,通常由上框架和下框架组成,上框架用于安装电机、卷扬机等设备,下框架作为起吊框架,下框架通过绳索吊在上框架上。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平移小车在加速行走或者减速停止过程中,上下框架之间相互晃动,保证输送物品的稳定和安全,通常会在平移小车上下框架之间安装导向限位装置。现有的导向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上框架底部的具有喇叭口的圆管状导套以及安装在下框架顶部的圆柱状导柱,由于其相对位置不可调,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导套与导柱不能配合的状况发生,其配合间隙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其限位作用不理想,上下框架仍会出现较大晃动,同时,在配合过程中,导柱头部容易与导套的喇叭口相撞,产生噪音,导柱与导套之间相互摩擦,造成装置损耗以及噪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导向限位装置,使其提高限位精度,保证运输物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噪音,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限位装置,以达到使其提高限位精度,保证运输物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噪音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向限位装置,用于安装在平移小车上,包括:
限位套,至少设置有2个,安装在所述平移小车的上框架或者下框架中的一个上,包括连接在一起并围成限位槽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转动且可调节的导向装置,至少有2个所述限位套的限位槽朝向相反的方向;
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套配合,安装在所述平移小车的上框架或者下框架中的另一个上,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配合的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末端设置有半喇叭形导向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在所述限位杆顶部相互靠拢形成导向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设置有4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平移小车上框架的四个角上,对应的,所述限位杆设置有4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平移小车下框架的四个角上。
优选的,位于所述平移小车上框架的同一对角线上的2个所述限位套的限位槽相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角度为90°,且其长度和宽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为方形杆,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连接有加强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的所述导向装置均设置有2个,且同一限位板上的所述导向装置位于不同的高度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为轴承,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口内。
一种平移小车,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以及导向限位装置,所述导向限位装置为如上所述的导向限位装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套以及限位杆,其中,限位套至少设置有2个,安装在平移小车的上框架或者下框架中的一个上,包括连接在一起并围成限位槽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转动且可调节的导向装置,至少有2个限位套的限位槽朝向相反的方向;限位杆与限位套配合,安装在平移小车的上框架或者下框架中的另一个上,包括与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分别配合的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通过在限位套上设置可调节的导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调节导向装置缩小限位套与限位杆的配合间隙,降低上下框架的晃动幅度,保证了运输物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导向装置可转动,在配合过程中,避免了限位套与限位杆之间的相互摩擦,降低了损耗以及噪音,并且,限位套与限位杆之间只有两个配合面,降低了安装以及配合时的精度要求,便于限位套与限位杆的配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5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供电的射频卡
- 下一篇:一种可调包边器的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