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材组合自动锁及组合式柜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980.2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威;邹宝平 |
主分类号: | A47B47/00 | 分类号: | A47B47/00;F16B12/00;A47B7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51114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组合 自动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组合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材组合自动锁及柜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整体橱柜和整体壁柜,而整体橱柜和整体壁柜大多由板材组合连接而成,板材之间的连接采用螺钉固定,拆装时都要先拆装螺钉,费力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独特、省时省力且拆装方便的板材组合自动锁及组合式柜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组合自动锁,含有锁体和锁舌,所述锁体上设置有锁舌孔,所述锁舌孔内安装有锁舌,所述锁舌后端设置有弹簧,所述锁体和锁舌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锁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锁体由固定套和堵头构成,所述堵头与所述固定套后端紧配合连接,所述锁舌和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中,所述堵头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
所述固定套前端设置有向外的固定边,且设置有向内的挡板,所述锁舌上设置有挡槽,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槽相对应构成所述限位机构。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板材组合自动锁,所述立板内侧分别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与所述板材组合自动锁相对应。所述立板和横板均为中空板材,所述板材组合自动锁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所述横板的中空腔体两端,所述锁舌的卡槽卡住所述立板的内侧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锁舌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自动上锁,用手反方向推动板材,锁舌自动脱开,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锁舌上设置有卡槽,卡槽能够卡住立板的内壁板,起到连接作用,提高整个柜体的强度。
3、本实用新型锁体上设置有挡板,锁舌上设置挡槽,防止锁舌脱出,增强使用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锁体通过螺钉固定在板材的中空腔内,不占用外部空间,美观大方且空间利用率高。
5、本实用新型锁体由堵头和固定套构成,二者紧配合固定,易于生产和安装,堵头上设置安装孔,便于安装。
6、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省时省力且拆装方便,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板材组合自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板材组合自动锁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板材组合自动锁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图中,1-堵头,2-安装孔,3-弹簧,4-固定套,5-锁舌,6-卡槽,7-挡板,8-立板,9-横板,10-固定螺钉。
板材组合自动锁含有锁体和锁舌5,其中:锁体上设置有锁舌孔,锁舌孔内安装有锁舌5,锁舌5后端设置有弹簧3,锁体和锁舌5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锁体上设置有安装孔2,锁舌5上设置有卡槽6。
本实施例中,锁体由固定套4和堵头1构成,堵头1与固定套4后端紧配合连接,堵头1上设置有安装孔2。固定套4前端设置有向外的固定边,且设置有向内的挡板7,锁舌5上设置有挡槽,挡板7与挡槽相对应构成限位机构。
组合式柜体还含有立板8和横板9,横板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板材组合自动锁,立板8内侧分别设置有锁孔,锁孔与板材组合自动锁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立板8和横板9均为中空板材,板材组合自动锁通过固定螺钉10安装在横板9的中空腔体两端,锁舌5的卡槽6卡住立板8的内侧壁板。
安装组合式柜体时,先将横板9倾斜放置,再将横板9一端的锁舌5插入一侧立板8上相应的锁孔中,然后将横板9另一端向下压,直到这一段的锁舌5插入另一侧立板8上相应的锁孔中,两端锁舌5的卡槽6分别卡住两侧立板8的内侧壁板,起到连接作用,提高整个柜体的强度。拆解安装组合式柜体时,采用上述步骤的反步骤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威;邹宝平,未经陈世威;邹宝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