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连续生产浮动导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0005.X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占利华;徐军;余伟平;罗俊;熊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4 | 分类号: | C25D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连续生产 浮动 导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镀连续生产浮动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电镀时,被电镀工件需要与电极联接,而细长管一般都是连续牵引生产的,在牵引时表面进行电镀,其拉伸过程中需要始终与电极相连,才能有效,由于细长管轴线移动时常有径向跳动,而这种跳动会导致管子与电极的接触,即使瞬间的脱开断路也会影响电镀质量。一般的钢管电镀是在固定电镀槽中进行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303855Y,公开的一种钢管电镀锌的装置,它是在贮有电镀液的贮槽中,置有其上放置有阳极锌板的支架,以及置有放置钢管的支架,并在贮槽中于钢管上方置有可移动的阳极,在钢管内放置有永久性组合阳极芯。对于细管这种动态移动式电镀过程固定式电极很难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金属细管在生产牵引过程中进行全表面有效电镀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无论细管运动时沿径向如何摆动或偏移均能与电极导电的电镀连续生产浮动导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镀连续生产浮动导电装置,其特征是:在被牵引的电镀管一侧设导电锤,该导电锤连接至一转轴下端,并在所述的转轴上通过连杆设重力锤。本技术方案适合细管连续生产加工线,由于电镀管是沿轴向不断前移的,而无论是电镀管自重还是牵引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等原因,都会使电镀管偏离直线方向。电镀管移动过程中,上下方向的偏移沿导电锤长度向表面滑行;而径向偏移时,导电锤在重力锤的作用下,以转轴为支点旋转,压向电镀管,这种压力自始自终保持,从而保证电镀管始终与电极连接着。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锤通过竖杆连接在转轴下端,转轴上设有导电端子紧固件。生产线中,电镀管一般要从电镀槽部位行走,本装置要利用重力锤的重力对电镀管施压,所以转轴设置在电镀管的上方,以方便安装和获得导电锤的侧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锤与竖杆之间设有轴承。电镀管行走时对导电锤会产生摩擦,轴承的设置使电镀管和导电锤之间以滚动摩擦的形式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锤和重力锤位于转轴径向互成小于等于90度的部位。减少整体结构的体积,并便于观察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重力锤与转轴连接的连杆为螺杆。利用螺杆调节重力锤的位置,即力臂长度,以获得最佳侧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包括偏心轮轴,设置在偏心轮轴上的偏心轮。偏心轮采用绝缘陶瓷体制作,偏心轮轴固定在设备机架上。偏心轮有利于重力锤螺杆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端子紧固件固定在偏心轮上。重力锤和导电锤同时旋转,偏转的角度并不大,工作时导电端子实际移动量很小。
作为优选,所述的重力锤两端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定位重力锤。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锤为圆柱体。圆柱体满足电镀管上下偏移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上设有旋转角限位机构。避免重力锤和导电锤旋转过度对电镀管施压,使电镀管在行走时弯曲,同时,在停车后也不会使重力锤下降到较低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电镀生产过程中的电镀管始终保持合理的侧压力,使电镀管不断电,并保证电镀管上下偏移也始终处于导电状态,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重力锤,2. 螺杆,3. 导电端子紧固件,4. 偏心轮轴,5. 电镀管,6. 竖杆,7. 导电锤,8. 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电镀连续生产浮动导电装置,以电镀管5直线穿行为基准,在电镀管的一侧设一个竖直布置圆柱体形的导电锤7,该导电锤7通过 一竖杆6连接到位于电镀管上方的铰接部转轴下端位,所述的转轴包括偏心轮轴4,装配在偏心轮轴4上的偏心轮8,竖杆6穿过偏心轮8与导电端子连接,导电端子部位装有导电端子紧固件3。
与竖杆6垂直方向在转轴上通过螺杆2装配重力锤1,重力锤1两端分别设有调节螺母,以调整重力锤1在螺杆2上的位置。
偏心轮轴4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偏心轮8上设有挡杆,偏心轮轴4上一与挡杆配合的挡块,挡杆和挡块构成旋转角限位机构,保证偏心轮8旋转角度不大于1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0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