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的反应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639.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又祥;林英光;王宪伟;唐国辉;庹文喜;崔昀;赵国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金三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13 | 分类号: | C01B33/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杨海涛;彭欣 |
地址: | 5262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二氧化硅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的反应罐。
背景技术
反应罐又叫反应釜,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加工领域,是以参加反应物质的充分混合为前提,对于加热、冷却、和液体萃取以及气体吸收等物理变化过程一般需要通过搅拌才能得到好的效果。现有在二氧化硅生产中采用沉淀法,沉淀法生产二氧化硅的较大缺点就是产品均一性差,其中影响该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酸碱加料的均匀性,酸碱加料越均匀,反应的产物就将越均匀。
现有的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的反应罐中,其酸碱加料结构并未对加料的均匀性有较佳的控制,原料加入后会造成局部的酸碱过量,从而产生凝胶,对产品的吸水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沉淀法中对酸碱加料的均匀性能够较佳地控制的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的反应罐。
一种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的反应罐,包括罐体、安装在罐体上的加碱结构、加酸结构,所述加碱结构包括第一主体管以及两根以上第一支管,所述第一主体管端部向四周形成有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一主体管与每一第一根支管成100°夹角,所述加酸结构包括第二主体管以及两根以上第二支管,所述第二主体管端部向四周形成有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二主体管与每一第二支管成90°夹角。
进步一地,所述第一支管为四根,呈“十”字交叉结构,且两两相邻的第一支管间夹角为90度。
进步一地,所述第二支管为四根,四根第二支管呈“十”字交叉结构,且两两相邻的第二支管间夹角为90度。
进步一地,所述反应罐还包括电机以及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设置在罐体内,所述电机设置在罐体外并与搅拌结构连接,驱动搅拌结构转动。
进步一地,所述罐体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顶部的盖板,所述筒体邻近底端在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
进步一地,所述盖板的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安装加碱结构、加酸结构以及搅拌机构。
进步一地,所述盖板侧面开设有进料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备沉淀二氧化硅的反应罐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支管以及多个第二支管,且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交叉设置,实现在加料混合过程所加的料液与母液从多个位置进行混合,酸碱加料的均匀性得到很好的控制,提高了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制备沉淀二氧化硅的反应罐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制备沉淀二氧化硅的反应罐的加碱结构和加酸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的反应罐100,应用于沉淀法生产二氧化硅的生产线上,包括罐体10、加碱结构20、加酸结构30以及搅拌结构(图未示)。所述加碱结构20、加酸结构30以及搅拌结构均设置在罐体10内。所述搅拌结构设置在罐体10内并与罐体10外的电机(图未示)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搅拌结构旋转。
所述罐体10包括筒体12以及设置在筒体12顶部的盖板14。筒体12为具有底壁的框体。结构所述筒体12邻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121,该出料孔121供反应后的料浆流出。所述盖板14的开设有安装孔,以供安装加碱结构20、加酸结构30以及搅拌结构。此外,盖板14的侧面可开设有进料孔,结构结构供待反应的料浆置入罐体10内。
请参阅图2,所述加碱结构20包括第一主体管22以及汇集地连接在第一主体管22上的两根以上第一支管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管22端部向四周连接有四根所述第一支管24,呈“十”字交叉结构,且两两相邻的第一支管24间夹角为90度,并且所述第一主体管22与每一第一支管24间形成100°夹角。类似地,所述第一支管24可设置多个次级支流。
所述加酸结构30结构与加碱结构20相同,包括第二主体管32以及汇集地连接在第二主体管32上的两根以上第二支管34。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管32端部向四周连接有四根第二支管34,四根第二支管34呈“十”字交叉结构,且两两相邻的第二支管34间夹角为90度,并且所述第二主体管32与每一第二支管34间形成90°夹角。并且,所述加碱结构20与加酸结构30设置在罐体10内后,每一所述第二支管34与每一第一支管24交叉设置。类似地,所述第二支管34可设置多个次级支流。
此外,所述加酸结构30采用金属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金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金三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熔器
- 下一篇:一种设有桶装水盖顶穿力调节装置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