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离合变速器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295.0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良红 |
主分类号: | F16H3/087 | 分类号: | F16H3/087;F16H3/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变速器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传动机构按所用轮系型式不同,有轴线连接式变速器(平行轴变速器)和轴线旋转式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按离合器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离合变速器和双离合变速器。目前应用的双离合变速器的动力传动装置为平行轴变速器,动力传动分为两条路线,一是奇数档传递路线,二是偶数档传递路线,两条动力传递路线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离合器连接第一、第二输入轴,再通过与两输入轴对应的从动轴上的传动齿轮将动力输出,双离合变速器通过两离合器的协调控制和各同步器控制,能够实现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转换传动比,从而缩短换档时间。然而平行轴式双离合变速器必须采用单独的倒档轴及倒档齿轮。当采用一条输出轴时,变速器轴向尺寸大;采用两条输出轴时,变速器径向尺寸大,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汽车的结构布局设计。目前应用的双离合变速器前进档最多采用7档,应用最广的是六档,总的传动比小,在档位设置时一档传动比还比较小,发动机排量较小的汽车容易出现起步时汽车发抖现象,且高速时发动机转速较高,同时速比变化较大,这样换档时发动机转速变化较大,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型都不是很理想,平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全新结构的双离合变速器传动机构,结构更为紧凑,减小变速器的轴向及径向尺寸,同时前进档位可以更多,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离合及对应的第一输入轴,第二离合及对应的第二输入轴,多个同步器,输出轴,所述第一、二输入轴套设设置,还包括第一、第二双排行星轮系,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第二双排行星轮系中至少有一个双排行星轮系采用CR-CR式齿轮变速机构,包括前后两行星排,在前行星排中,前齿圈与后行星架通过同步器或离合器连成一体,前行星架与后齿圈连成一体与输出轴连接作为动力输出,动力通过前太阳轮输入,或者通过同步器或离合器输入到后太阳轮或后行星架上。
第一双排行星轮系的前太阳轮与第二输入轴连接,前行星排的行星架与后行星排的齿圈及第一齿轮连接;后太阳轮与第一外轴套连接,后行星架与第一中间轴套连接。
所述第二双排行星轮系的前太阳轮与第二中间轴及第四齿轮连接,第二双排行星轮系的前行星排的行星架与后行星排的齿圈及第二齿轮连接,后太阳轮与第二外轴套连接,后行星架与第二中间轴套连接。
第一常啮合同步器设在第一双排行星轮系前齿圈与后行星架之间,第二同步器设置在第一双排行星轮系的后行星架与第一外轴套之间,第三同步器设置在第二输入轴及第一双排行星轮系的第一中间轴套之间,第二常啮合同步器设在第二双排行星轮系前齿圈与后行星架之间,第五同步器设置在第二双排行星轮系的后行星架与第二外轴套之间,第六同步器设置在第二双排行星轮系的第七同步器与第二外轴套之间,第七同步器设置在第四齿轮及第二双排行星轮系的第二中间轴套之间。
第一、第二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双排行星轮系右侧,输出轴设置在第二双排行星轮系上且与第一、第二离合器在不同轴线,第二输入轴与第一行星轮系的后太阳轮之间设置六档同步器。
第一、第二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双排行星轮系右侧,输出轴设置在第一双排行星轮系上且与第一、第二离合器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第一双排行星轮系采用CR-CR式齿轮变速机构,第二双排行星轮系采用拉维娜式齿轮变速机构。
所述第一双排行星轮系采用辛普森式齿轮变速机构,第二双排行星轮系采用CR-CR式齿轮变速机构。
所述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连接差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CR-CR式齿轮变速机构与拉维娜式齿轮变速机构、辛普森式齿轮变速机构的组合,并配合两个离合器、多个同步器使用,使它既可以达到用极少的齿轮对数实现更多速比档位的目的,又可以实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动力换档性能,且可减小变速器的轴向及径向尺寸,使变速器的尺寸大小得到控制,汽车结构布局设计更加灵活,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变速器档位增加,使总的传动比增大,在档位设置时一档传动比还比较大,使发动机排量较小的汽车不容易出现起步时汽车发抖现象,且高速时发动机转速较低,由于速比变化较小,这样换档时发动机转速变化较小,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型都比较理想,同时换档平顺性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良红,未经赵良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自锁升降调节装置
- 下一篇:离合器从动盘及具有该从动盘的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