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极板全自动包板机的极群移动机械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161.7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8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B25J15/0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极板 全自动 板机 移动 机械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加工设备组件,尤其是一种蓄电池极板全自动包板机极群移动机械手机构。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极板是其中的重要组件,随着蓄电池生产工艺的发展,现有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并使结构紧凑,其电极可由多片极板并联组成。具有相同极性的极板连接成的组件称作极板组,又称极群。极群的制造是对正、负极的小极板通过隔板纸交替的进行隔离后制作,制作好的极群再放入专用的极群塑料盒里,以前此道工序都是由人工来完成,不但加工效率十分低下,而且由于极板一般为铅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重金属粉尘,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所以国家相关规定中基于安全生产的考虑,要求生产厂家采用自动包板机(也称包片机)在进行极板的加工,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包板机,但是现有的全自动包板机绝大部分都只是进行了包板的动作,未将包好的极群放入极群塑料盒里,仍然是手工完成此动作,不仅效率低下,对工人的健康仍损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实现自动化操作、又能降低设计生产成本的蓄电池极板全自动包板机极群移动机械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全自动包板机极群移动机械手机构,它包括两个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固定在包板机型材机架上,安装支架上同时有无杆气缸安装孔,所述的无杆气缸两端有螺纹,与左右两个安装支架连接,无杆气缸的运动部件与平行气动手指通过一连接板固定,所述的气动手指包含两个可以相对运动的两个运动部件,每个运动部件上安装有一个极群夹条。通过平行气动手指的运动夹住包好的极板极群,无杆气缸带动平行气动手指做左右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了极群的二维运动。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两个安装支架为倒T形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无杆气缸安装在两个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与机架型材固定。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平行气动手指与无杆气缸通过一连接板安装固定为一体。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极群夹条与平行气动手指的运动部件用螺丝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极板全自动包板机从纸带的传输和切割、正、负极板的输送,极板与纸带的包板操作到后续的包板运输及与铸焊机模具的对接,全过程均为自动化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工序的运行效率,大幅减少了人员与极板的接触,保障了人员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支架;2、无杆气缸;21、无杆气缸轴;3、平行气动手指连接板;4、平行气动手指;41、平行气动手指运动部件;5、极群夹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蓄电池极板全自动包板机极群移动机械手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支架1,所述的安装支架1上设有无杆气缸轴21的安装孔,所述无杆气缸2与平行气动手指4通过平行气动手指连接板3连接,所述的平行气动手指运动部件41上用螺栓固定有极群夹条。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行气动手指4通过气源控制其左右两个平行气动手指运动部件41实现同时的分开闭合动作,从而带动极群夹条5的分开闭合,在工作初始状态,所述的平行气动手指运动部件41处于分开状态,当一个极群进入相应位置时,所述的平行气动手指4动作,带动极群夹条5闭合,将极群夹住,然后所述的无杆气缸2动作,将平行气动手指4及夹住的极群从无杆气缸轴21的一端移动到另外一端,实现了将极群从前一工位移动到下一工位的动作,然后平行气动手指4动作,极群夹条5分开,待下一工位将极群处理完毕后,无杆气缸2再动作,将平行气动手指4及极群夹条5一起返回初始位置,如此往复。所述的无杆气缸2和平行气动手指4的运动由PLC或单片机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制木炭粉料进料装置
- 下一篇:机制木炭粉筛选机出料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