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行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0207.3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笪琦;李向东;王如德;刘义;龚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6 | 分类号: | B60R2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行人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行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大多数处于高速状态,在与行人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可能对行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目前我国对汽车行人保护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设计者们也在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做着不断的改进。然而为了达到对行人良好的保护状态,需要对汽车造型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往往与造型美观是相悖的。为了实现这两者的和谐统一,需要一种方案,在碰撞发生前保证汽车的美观,在发生碰撞时,又能够起到降低对行人伤害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行人保护装置,其既能保证汽车外观造型美观,又能起到保护行人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行人保护装置,包括设于前保险杠内的安全气囊以及设于前保险杠上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感知前方行人距离并传递信号给所述安全气囊的启动开关。
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设于所述前保险杠前侧面的最外端处。
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和安全气囊均设于汽车前大灯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人气囊装置,进一步提升了汽车安全性,同时也为汽车设计者在造型美观、风阻系数和安全性的博弈中,寻找到一条新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前保险杠上的距离传感器对前方行人距离的感知,结合当时的车速,对碰撞进行预判,在碰撞发生前,将电子信号传递给预埋在前保险杠内部的安全气囊,使其爆开,从而减小车辆碰撞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保险杠行人保护装置对前保上参考线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保险杠行人保护装置对前保下参考线的影响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安全气囊;
2、前保上参考线;
3、前保下参考线;
4、前保险杠;
5、行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同时实现既保护行人又具备美观造型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行人保护装置。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行人保护装置,包括设于前保险杠4内的安全气囊1以及设于前保险杠4前侧面上的距离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距离传感器感知前方行人5距离并传递信号于所述安全气囊1的启动开关上,所述距离传感器和安全气囊1均设于汽车前大灯下方。当行人向前倾倒,接近汽车前保险杠4时,前保险杠4上的距离传感器感知行人距离接近时,启动安全气囊1弹出,使汽车外轮廓发生变化,通过前保险杠4安全气囊1的作用使前保险杠4的上参考线2下移;使行人与安全气囊1接触,避免行人与车头最前端直接碰撞。
如图2所示的,当行人向后倾倒时,通过前保险杠4安全气囊1的作用使前保险杠1的下参考线3上移;使行人与安全气囊1接触,避免行人与车头最前端直接碰撞。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全气囊在不影响前保造型的情况下优化行人保护功能;通过安全气囊使车辆在发生行人碰撞时,外轮廓发生变化,从而提高CNCAP得分。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0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