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及水陆两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5852.3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宁江清;章连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2 | 分类号: | F01P3/22;B60K11/04;B60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 装置 水陆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及一种水陆两用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功能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使得各相关部件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使其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此温度如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发动机的安全运行。
如图1所示,传统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1、气管3、散热器4、膨胀水箱10和安装在散热器4上的风扇(未图示)。其中,发动机1包括:水泵和节温器2。在该冷却装置中,散热器4和水泵通过耐热水管9连通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通过所述风扇产生的风力带走热量。夹箍6和三通接头7将耐热水管9连接成各回路。通过气管3将发动机1和散热器4中产生的气体导入膨胀水箱10,提高冷却效率。
该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当发动机启动时,为冷车状态,节温器2控制发动机1冷却水经C出A进的回路进行小循环,不经过散热器4,此为升温过程。当冷却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节温器2控制发动机1冷却水经B出A进的回路进行大循环,发动机1冷却水经过散热器4,通过安装在散热器4上的风扇进行热交换,此为降温过程。如此循环而将发动机1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不断带走,保证发动机1正常工作。此工作过程同时还需要通过车辆的高速运行,带走一部分发动机1的热量。该冷却装置适用于车辆在地面运行工况。
当水陆两用车转入河道运行时,因车辆运行速度迅速降低,通过安装在散热器4上的风扇的风量减少,散热器4的冷却效率下降,需要通过加大散热器4表面积以及提高风扇的直径和/或转速等方法,达到提高冷却效率的目的,但这对于设计来说,从空间和成本等各方面都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以便在车辆运行速度迅速降低的情况下,提高发动机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水陆两用车,以解决水陆二用车转入河道运行时,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散热器、热交换器、以及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的外部水泵;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水泵和节温器;所述发动机水泵、散热器、以及所述热交换器通过管路连通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当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所述节温器控制发动机将冷却液经过所述散热器进行热交换,流出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外部水泵吸入的常温水进行热交换后,回流到所述发动机水泵中。
优选地,所述外部水泵为耐腐蚀水泵,所述常温水为所述耐腐蚀水泵从河道中吸入的常温河水。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水流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用于流过所述常温河水,所述水流通道中常温河水的流向与所述冷却液通道中的冷却液流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用于对流入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可选地,所述风扇为电子风扇,由所述发动机产生的电能驱动。
可选地,所述风扇为机械风扇,由所述发动机带动的皮带轮驱动。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膨胀水箱,其进水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散热器连接,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发动机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导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散热器中产生的气体。
一种水陆两用车,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中的散热器安装在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通过两组水箱拉杆固定在拉杆固定支架上,所述拉杆固定支架焊接在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拉杆固定支架长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在冷却液循环回路上增加热交热器,使流出散热器的冷却液经过热交换器,与外部水泵吸入的常温水进行热交换后,然后再回流到发动机水泵中。通过热交换器进一步对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使得车辆运行速度降低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将该发动机冷却装置应用于水陆两用车,在所述水陆两用车转入河道运行时,因车辆运行速度迅速降低,通过安装在散热器上的风扇的风量减少,散热器的冷却效率下降,由冷却液循环回路上的热交换器补偿散热器的冷却效率,保证水陆两用车在速度降低后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5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轮机
- 下一篇:粘接式复合组装可回收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