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328.4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颜先华;施卢丹;周大永;刘卫国;潘之杰;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立柱,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柱。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车身设置有三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后柱(C柱),对于汽车而言,立柱除了支撑作用外,也起到门框的作用。
刚度是汽车车身设计的指标,刚度是指在施加不至于毁坏车身的普通外力时车身不容易变形的能力,也就是指恢复原形的弹性变形能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影响会产生变形,变形程度小就是刚度好,一般情况刚度好其强度也好。
立柱的刚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身的整体刚度,因此在整个车身结构中,立柱是关键件,它需要具有很高的刚度。
车辆安全性能成为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统计发现正面碰撞事故为发生比例最高的交通事故类型。当发生正面碰撞时,除了保证驾乘人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外,还需要控制车门区域的变形,使事故发生后车门可以正常开启,确保乘员能够及时从车内撤离。
汽车前柱位于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而要控制车门区域的变形,首先要提高汽车前柱(即A柱下柱)的结构强度,加强该处结构的碰撞承载能力。
当前多数车辆前柱结构除侧围外板、门锁铰链固定板外,仅有一空腔型加强结构,承载能力有限。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后,部分碰撞载荷被吸能部件压溃吸收,这个过程中,车辆碰撞侧车轮向后挤压A柱,导致A柱下柱区域变形,影响碰撞后车门开启。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汽车前柱的抗变形能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加强支架的汽车前柱。
一种汽车前柱,其至少一部分具有U形截面,在所述具有U形截面的部分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焊接有加强支架。
目前大部分汽车的前柱为空腔结构,有一部分具有U形截面,加强支架放置在前柱的空腔内,且加强支架焊接在相对的侧壁之间。
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加强支架可以有效承载碰撞载荷并合理传导碰撞力,防止汽车前柱变形,保证汽车的前门能正常开启,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架包括:
用于支撑在所述汽车前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的两个支撑部;
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
分别处在所述两个支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汽车前柱的其中一个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与所述汽车前柱的另一个侧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支架由支撑部、连接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组成的“几”字型结构,支撑部焊接在汽车前柱的一侧壁上,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焊接在另一侧壁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板状。
支撑部为传导碰撞力的主要部件,因此,支撑部的强度决定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支架的强度,即加强支架的效果,板状的支撑部易于冲压加工,且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具有冲压加强筋。
冲压加强筋在提升加强支架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汽车前柱的抗变形能力,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撑部大致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支撑部大致平行,且支撑部与连接部的角度应接近于90度,同时,支撑部为加强支架传的碰撞传导力的主要部分,支撑部的强度影响整个加强支架的效果,因此支撑部与连接部的角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折弯方向相反。
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具有汽车前柱侧壁相适应的焊接部位,同时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为板状结构,增加加强支架与前柱侧壁的接触面积,使焊接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撑部、连接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为一体结构。
一体结构的加强支架采用冲压加工成型,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通过冲压加工具有较高的精度,冲压形成的冲压加强筋能进一步提升加强支架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加强支架能有效提升汽车前柱的抗变形能力,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柱内的加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柱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矿用电动轮自卸车货箱止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