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无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0078.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薛云飞;唐来明;王兆辉;秦淼;马童立;李红强;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9/12 | 分类号: | F16H9/12;F16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吕品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挠性元件的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器的主要传动部件包括主动带轮轴、主动活动带轮、被动带轮轴、被动活动带轮以及钢带。在无级变速器的工作过程中,主、被动带轮轴以某一中心距固定,通过主、被动活动带轮的轴向移动,改变跨接于其中的钢带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主、被动带轮轴的传动比,实现无极变速。
为保证活动带轮不仅能够随带轮轴同步旋转,且在与此同时还能够在带轮轴上顺畅的沿轴向移动,实现速比的不断变化,就要求在主、被动活动带轮和带轮轴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既能够提高扭矩的有效传递,又能够降低轴向移动的摩擦阻力。
在目前,汽车的无极变速器中,带轮轴和活动带轮之间设置有钢球。钢球为间隔120度等分的三排布置,带轮轴上设置有带轮轴球槽,活动带轮上设置有活动带轮球槽,带轮轴球槽与活动带轮球槽配合形成用于容纳钢球的弧形球道,钢球与弧形球道之间为过盈配合,以此来保证钢球在带轮轴和活动带轮做旋转运动时承受很大的压应力。弧形球道的横截面包括两段半径略大于钢球半径的完整圆弧,钢球与弧形球道之间为非均布的点接触,这样可以保证钢球在较小的轴向力作用下作纯滚动运动。然而,在上述结构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钢球与带轮球槽为点接触,接触应力大,对钢球和带轮的材料和硬度要求高。同时为了控制接触应力,需要增加钢球的数量,这会加长带轮的轴向长度,进而使变速箱的体积变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轮的轴向长度较短的带式无级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包括传动轴、带轮,所述带轮通过中心孔可滑动的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带轮和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带轮和所述传动轴之间的滚道中,所述滚道由所述带轮的中心孔的内壁上第一凹槽和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二凹槽配合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所述滚柱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带轮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两段半径相同且弧长也相等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的半径比所述滚柱的半径大,所述滚柱和所述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的接触均为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凹槽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之间的第三圆弧面,所述第三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两段半径相同且弧长也相等的第四圆弧面、第五圆弧面,所述第四圆弧面、第五圆弧面的半径比所述滚柱的半径大,所述滚柱和所述第四圆弧面、所述第五圆弧面的接触均为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凹槽还包括连接于第四圆弧面与第五圆弧面之间的第六圆弧面,所述第六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径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带轮的中心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径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上,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多个所述滚道,每个所述滚道内设置有一个所述滚柱。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所述滚道有三个,三个所述滚道中的任一所述滚道的横截面的中心到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的垂线与相邻的所述滚道的横截面的中心到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的垂线成120度角。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所述带轮的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绕所述传动轴的第一挡圈,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所述第二挡圈分别位于所述滚柱的两端面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滚柱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对滚柱和滚道的硬度、材料性能等要求大大降低,由此可以减少零件的数量和减小带轮的轴向长度,以达到节约变速箱成本和减小变速箱体积的目的,确保变速箱在车辆的机舱布置中占用更小的空间,增加变速箱的应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动带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示出了主动带轮和主动传动轴之间装配关系;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0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差速器壳体
- 下一篇:加工高强度金属材料的机床用自动涨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