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机内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568.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学功 |
主分类号: | F02M25/03 | 分类号: | F02M2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摩及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产生的热能大约有三分之二随排气或被冷却系统散到大气中,这部分能量不能作功,这是内燃机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在作功行程由于气缸内温度很高,使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易于形成,造成大气污染;为减小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一般采用机外催化转化装置对尾气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也降低了内燃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机内净化装置,该装置在内燃机作功行程后期向气缸内的高温部位喷水。用所喷的水吸收气缸内高温部位的热量,使缸内高温部位不至于温度过高。同时,所喷的水吸热变成蒸汽,使气缸内的压力提高,以提高内燃机的作功能力,将需要由冷却和排气系统向外散发的热能中的一部分转变为有用功。同时,亦可降低气缸最高温度,使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生成量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由电磁阀(电磁阀包括:电磁阀芯、电磁线圈、电磁阀体、电磁阀芯回位弹簧)、水管、喷水阀(包括:喷水阀体、喷水阀芯、喷水阀芯回位弹簧)、水泵、水箱和储水器组成;其中电磁阀的电磁阀体固定在水箱上,下端与水泵相连,电磁阀体下部制有 进水孔、泄水孔,进水孔与水管的一端相连,水管的另一端与喷水阀的储水室相连,电磁阀体上部设电磁线圈、电磁阀芯和电磁阀芯回位弹簧。喷水阀的喷水阀体用螺纹固定在气缸盖上,中部设储水室,喷水阀体的下部用螺纹联接储水器,储水器上面开有斜孔;储水器伸入到燃烧室内。喷水阀体中心开一下端为锥面的孔,喷水阀芯穿过该孔,喷水阀下端锥形部分与喷水阀体锥面配合,喷水阀芯上端与喷水阀体之间设有喷水阀芯回位弹簧孔。
工作原理:内燃机工作时,水泵通电工作,水箱内的水由泵输入到电磁阀体内的进水孔并从泄水孔流回水箱。当需要向气缸内喷水净化时,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在内燃机进气行程电磁线圈通电,电磁力使电磁阀芯下移,将泄水孔逐渐关闭,水压升高;水经水管充入喷水阀体内的储水室,水压克服弹簧力,使喷水阀芯下移,储水室内的水经喷水阀芯与喷水阀体之间的空隙进入储水器;加入水量的多少由内燃机的负荷和排气温度决定。在压缩行程和作功行程之初,气缸内的压力大于储水器内的压力;气缸内的一些气体经储水器上的孔压入储水器;当气缸内的燃料大量燃烧、活塞向下移动时,气缸内的压力下降时,储水器内的压力高于气缸内的压力,储水器内的水迅速从孔中喷入气缸上部,吸收缸体与气缸盖上的热量,变成水蒸气;同时,一部分水蒸气和水与燃烧的气体混合,降低燃烧温度,使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减少。而且,一部分水蒸气和水与一氧化碳发生水煤气反应,使一氧化碳转化成的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使一氧化碳量大大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水在气缸内吸收缸体与气缸盖的热量 而蒸发,将需要由冷却和排气系统向外散发的热量中的一部分转变为有用功;使内燃机作功能力增强、热效率提高。同时,亦可降低气缸最高温度,使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生成量减少。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1电磁阀芯回位弹簧、2电磁阀盖、3电磁阀芯、4电磁线圈、5电磁阀体、6水管、7喷水阀盖、(8)喷水阀体、9喷水阀芯、10喷水阀芯回位弹簧、11泄水孔、12进水孔、13水泵、14水、15水箱、16孔、17储水器、18气缸盖、19储水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体(5)固定在水箱(15)上,下端与水泵(13)相连,电磁线圈(4)和电磁阀芯(3)置于电磁阀体(5)内,喷水阀体(8)的下部用螺纹与储水器(17)联接,喷水阀芯(9)穿过喷水阀体(8)下端的孔,喷水阀芯(9)下端锥形部分与喷水阀体(8)下端锥面配合;喷水阀体(8)通过螺纹安装于内燃机气缸盖(1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学功,未经蔡学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室外壁灯
- 下一篇:一种生产编织袋防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