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给汤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427.2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恒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30 | 分类号: | B22D17/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尤其涉及了一种给汤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压铸技术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通讯等行业,对压铸件产品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采用人工取汤、送汤的方式很部稳定,由此对压铸产品的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为了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目前国内外厂家生产了一种用于取汤、送汤的机械手,其手臂上设有一个活动关节,由减速马达直接驱动,采用链条拉伸使手臂弯曲和伸展;但是该产品存在不能准确的将零件送到适当位置,不能平稳的刹车,生产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准确的将零件送到适当位置,且不能平稳的刹车、生产效率较为低下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送位准确,即使高速运行也能平稳刹车的给汤机械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给汤机械手,包括机身、手臂驱动装置和汤勺驱动装置,手臂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涡轮减速机和五连杆手臂,汤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二涡轮减速机、汤勺和与汤勺连接的汤勺轴。使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能平稳完成取汤及给汤等动作,并能按给定的轨迹将零件准确移动到在取汤、待机、给汤等位置。
作为优选,五连杆手臂包括从动摆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各杆间的连接处均为活动关节。活动关节的连接方式杆移动时噪音较小。
作为优选,汤勺轴通过链条与第二涡轮减速机连接。链条连接的方式简单。
作为优选,第一涡轮减速机下端设有上位置传感器。通过上位置传感器检测第一涡轮减速机的转动角度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作为优选,第二涡轮减速机下端设有下位置传感器。下位置传感器检测第二涡轮减速机的转动角度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变频器,第一变频器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变频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变频器,第二变频器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变频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五连杆手臂,能平稳完成取汤及给汤等动作,并能按给定的轨迹将零件准确移动到在取汤、待机、给汤等位置,完成取汤、给汤,即使高速运行也能平稳刹车,不会造成铝汤外溢,位置准确,速度及时间,能有效控制节拍,提高生产效率,且操作方便可推广其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机身、2—第一伺服电机、3—第二伺服电机、4—第一涡轮减速机、5—第二涡轮减速机、6—汤勺、7—汤勺轴、8—从动摆杆、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一摆杆、12—第二摆杆、13—链条、14—上位置传感器、15—下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给汤机械手,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机身1、手臂驱动装置和汤勺驱动装置,手臂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第一伺服电机2、与第一伺服电机2连接的第一涡轮减速机4和五连杆手臂,汤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第二伺服电机3、与第二伺服电机3连接的第二涡轮减速机5、汤勺6和与汤勺6连接的汤勺轴7。
五连杆手臂包括从动摆杆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一摆杆11和第二摆杆12,各杆间的连接处均为活动关节。
汤勺轴7通过链条13与第二涡轮减速机5连接。
第一涡轮减速机4下端设有上位置传感器14。
第二涡轮减速机5下端设有下位置传感器15。
还包括第一变频器,第一变频器与第一伺服电机2连接。
还包括第二变频器,第二变频器与第二伺服电机3连接。
给汤机械手的结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恒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北仑恒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