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道车辆转向架蛇行运动实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5254.3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冯鉴;王海军;贾璐;徐飞;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王睿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转向架 蛇行 运动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教学、科研的铁道车辆转向架蛇行运动实验台。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的蛇行运动特性是其动力学性能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设计和运行速度的提高。对于铁路相关高校和其他教学机构而言,为学员提供真实的车辆蛇行运动演示,通过实验数据测量与处理,真正认识蛇行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铁路相关的研究单位而言,可通过转向架蛇行运动实验与数值仿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转向架蛇行运动的影响因素,探寻新的理论与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动铁道车辆蛇行运动的研究,能够为铁道车辆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而目前可进行铁道车辆蛇行运动实验的主要设备有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动车组转向架滚动振动式试验台、转向架临界速度试验台,这些实验设备不能采集反映转向架运动过程的蛇行运动相关数据,难以深入进行转向架蛇行运动平稳性的研究。鉴于这些实验缺乏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很难用于教学。目前,对于蛇行运动的教学大多仅限于课堂讲解,而缺乏实验环节,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更深入的进行铁道车辆转向架蛇行运动教学、研究的铁道车辆转向架蛇行运动实验台。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铁道车辆转向架蛇行运动实验台包括轨道和安装在轨道上并可沿其运动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前后轮对以及连接该前后轮对的构架,所述轨道具有可模拟实际轨道线路的测试段,试验台上设有当转向架在该测试段上运行时,用于获取构架运动参数的第一感应模块和/或用于获取前方轮对运动参数的第二感应模块和/或用于获取后方轮对运动参数的第三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和/或第二感应模块和/或第三感应模块与数据处理系统信号连接,用于计算并输出构架和/或前方轮对和/或后方轮对的横摆及摇头运动的相关数据。
作为第一感应模块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包括分别设定在所述测试段前方和侧方的纵向距离感应板和横向距离感应板,设定在构架上用于测量与横向距离感应板之间横向距离的红外线位移传感器,以及设定在构架上的左右两个分别用于测量与纵向距离感应板之间纵向距离的红外线位移传感器;上述这些红外线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数据处理系统信号连接。
作为第三感应模块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第三感应模块包括设定在所述测试段侧方的横向距离感应板,分别设定在构架左右两侧的构架测试感应板,设定在后方轮对轴箱上用于测量与横向距离感应板之间横向距离的红外线位移传感器,以及设定在后方轮对左右两轴箱上分别用于测量与对应构架测试感应板之间纵向距离的红外线位移传感器;上述这些红外线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数据处理系统信号连接。
作为第二感应模块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第二感应模块包括分别设定在所述测试段前方和侧方的纵向距离感应板和横向距离感应板,设定在前方轮对轴箱上用于测量与横向距离感应板之间横向距离的红外线位移传感器,以及设定在前方轮对左右两轴箱上分别用于测量与纵向距离感应板之间纵向距离的红外线位移传感器;上述这些红外线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数据处理系统信号连接。
作为对上述铁道车辆转向架蛇行运动实验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的两端为坡段,中间为平段,所述两坡段分别朝平段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测试段位于该平段上;其中一坡段作为转向架启动时的加速段,该加速段处设有用于将转向架提升至加速段坡道上某一设定高度处的提升装置以及将转向架保持在该设定高度的止挡装置;另一坡段作为转向架制动时的缓冲段,该缓冲段处设有用于转向架制动的制动装置。
作为提升装置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支架、旋转手柄、转轴装置和牵引绳,所述支架位于加速段轨道的起始端,转轴装置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旋转手柄与转轴装置连接并带动其旋转,牵引绳的一端与转向架连接,另一端缠绕在转轴装置上。
作为止挡装置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止挡装置包括平移装置、升降杆、旋转臂和止挡块,所述平移装置位于加速段轨道的下方并可沿轨道纵向移动,所述旋转臂沿轨道横向设置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可伸缩的升降杆安装在旋转臂上并与旋转臂形成一定角度,止挡块通过连杆安装在升降杆上,当转向架在加速段上所处的高度不同时,通过调整平移装置和升降杆的位置依然可实现在转动旋转臂的条件下通过止挡块对转向架车轮的摩擦止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5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单元
- 下一篇:半导体线路结构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