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2778.7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5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潘锡明;郑惟纲;黄知澍;李承鸿;叶时有;蒲计志;杨程光;汤士杰;洪祥富;王子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龙***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运用具多方向出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透明基板而形成的发光组件,并通过立设的方式,以黏接或插接而耦接于承载机构,将发光组件应用于各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照明技术的领域中,近代对于光源多以兼顾成本、环保以及节电等方向进行发展,以诉求在耗费较少能源的条件下获得较佳的照明效益,这使得发光二极管在此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光二极管除了耗电低、不含汞、寿命长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等优势外,其已普遍应用于3C产品指示器与显示设备;而随着发光二极管生产良率的提高,单位制造成本也已大幅降低,因此发光二极管的需求持续增加。
若要将发光二极管或类似的发光单元实际应用于照明灯具,则仍有许多发展的空间。过去在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大多为将数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或是发光二极管排列布置于一平面且为单方向出光,或是更进一步在芯片底部设置光学反射层,以提高单个发光二极管本身的出光效率。
然而,这种布置方式对于制作大照明角度的灯具并不是很有利,因为发光二极管本身所产生的光当中,仅有部分得以往照明的方向行进,另一部分的光能则被吸收于灯具底座或是在反射的过程中损失,因此需要设置更多的发光二极管来做弥补。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多是以平面的基板作为承载发光二极管的底座,因此局限了在布置发光二极管于其上的灵活性。若其将基板制作为非平面时,平躺于基板表面的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将会因基板不平整的结构而受到些许遮蔽或是阻碍,这对于减少耗能和降低成本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发光二极管在作为照明灯具的应用上,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高可靠度的发光组件,其将承载有多方向出光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透明基板作为发光板,并将其立设于底座上,以作为一种具照明功能的装置,将多个发光板作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排列,可增加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同时也兼顾到各个方向的出光均匀性与应用时所需光形。另外,以灯壳做包覆,应用为灯具或广告牌,不但发光效果佳,低耗电量、不需变压器等优点也可取代传统的日光灯管。
因此,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透明基板,具有一承载面;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承载面上,而形成可发光的一第一主表面,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一出光角度大于180°,且所述透明基板容许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的一光线穿透至所述透明基板上相对应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第二主表面;以及一承载机构,与所述发光组件耦接,且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承载机构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波长转换层,可选择地至少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主表面或所述第二主表面,所述波长转换层吸收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至少部分光线,并转换另一波长范围的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表面与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光线色温差异等于或小于1500K。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波长转换层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不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灯壳,且所述灯壳至少部分包覆所述发光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波长转换层涂布于所述灯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介于30°~1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组件为若干个,并以对称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称排列为点对称或线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电路基板,设于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承载机构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一可弯折金属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一翘曲体,且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翘曲体上,使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承载机构非翘曲的部分的表面维持具有第一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翘曲体之间还包括一黏着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翘曲体为一可折弯的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翘曲体的主要成分为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壳与所述承载机构耦接,且至少部分罩住所述发光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壳为一长形灯管、球形灯泡或灯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2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固化干燥室
- 下一篇:一种提高方阻均匀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