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坡道起步控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车辆气压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6521.4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卢长军;何文博;刘乾;颜世令;汪璇;徐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28 | 分类号: | B60T1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坡道 起步 控制 装置 使用 气压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应用在载重量较大的客车和货车上的车辆坡道起步控制装置及使用该控制装置的车辆气压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载重量较大的客车和货车的气压制动系统从制动状态来讲,可分为由制动踏板启动的行车制动系统和由手刹启动的驻车制动系统。客车和货车上的气压制动系统根据其具体制动原理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向制动气室内充入高压气体,实现对车轮的制动,需要解除制动时,将制动气室中的高压气体排空即可。第二类则是由弹簧气室内的弹簧对车轮进行制动,当向弹簧气室内充入高压气体时,通过克服弹簧的弹力以解除制动。使用时,通过制动踏板或手刹控制整个制动系统制动气室或弹簧气室充气或排气,以实现对客车或货车的制动控制。
驾驶员在驾驶时,经常会遇到车辆需要暂停在坡道的工况,此时,需要拉起手刹以保证对车辆的驻车制动。在坡道上起步时,驾驶员必须熟练掌握离合器踏板、油门踏板以及手刹等一系列操作步骤,即先在加大发动机油门的同时半结合离合器,然后在即将起步时解除手刹驻车制动,才能顺利起步。这种起步方法要求驾驶员经验丰富,操作水平高,如果槽组稍有误差,就可能发生发动机熄火或车辆溜坡后退等危险工况。
目前多在客车或货车上安装坡道起步控制装置以辅助驾驶员进行坡道起步的操作,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2106961U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坡道起步控制装置,此处的坡道起步控制装置应用在上述第二类气压制动系统上。坡道起步控制装置包括整车电子控制器,手刹及坡道起步电磁阀,坡道起步电磁阀具有用于与气压制动系统中的储气筒的出气口连通的进气口及用于与弹簧气室的进气口连通的出气口,整车电子控制器上电路连接有发动机、变速箱和坡道起步开关。坡道起步开关控制整个坡道起步控制装置,当需要在坡道上起步时,驾驶员按下坡道起步开关,并使变速箱处于合适的档位,然后放下手刹,储气筒会向气压制动系统输入高压气,高压气将到达由整车电子控制器控制导通的坡道起步电磁阀,此时坡道起步电磁阀尚未导通,随后,驾驶员将踩下油门踏板以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当发动机的扭矩达到解除驻车制动的设定值时,整车电子控制器再控制坡道起步电磁阀给弹簧气室进行充气,此时,弹簧气室中的弹簧制动力逐渐解除,车辆的制动状态也逐步解除,当全部解除后,车辆实现坡道起步。
上述坡道起步控制装置中的整车电子控制器仅监控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而控制坡道起步电磁阀的通断,当车辆的发动机处于怠速转动时,仅监控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容易出现误判,进而导致坡道起步电磁阀误动作而解除制动,影响坡道起步控制装置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车辆坡道起步控制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坡道起步控制装置的车辆气压制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坡道起步控制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车辆坡道起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采集车辆驻车制动状态解除信息、变速箱档位信息、油门踏板动作信息及发动机转速信息的采集单元,采集单元具有信号输出部,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采集单元采集到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发动机转速信息与预设的发动机怠速相比对以控制坡道起步电磁阀工作状态的坡道起步电子控制单元,坡道起步电子控制单元具有与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的信号输入部,坡道起步电子控制单元上连接有用于控制坡道起步电子控制单元工作的控制开关。
所述的采集单元包括用于检测车辆驻车制动状态解除信息的驻车制动开关、用于检测变速箱档位信息的变速箱档位开关、用于检测油门踏板动作信息的踏板动作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信息的转速传感器。
所述的采集单元为用于采集车辆驻车制动状态解除信息、变速箱档位信息、油门踏板动作信息及发动机转速信息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的坡道起步电子控制单元上具有用于输出坡道起步控制装置故障信息的故障信息输出部,坡道起步电子控制单元的故障信息输出部电连接有故障指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6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