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混凝土搭接式组合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275.2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搭接式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特别涉及一种钢-混凝土搭接式组合梁。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由于跨越能力强、经济美观等因素,在100m-300m的跨度范围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这类桥梁由于混凝土特有的收缩徐变,存在使用期间跨中挠度持续增大,严重影响了桥梁的实用性能。另外,由于混凝土自重较大,随着跨度的增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就不再适用,从而限制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的跨度。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钢梁+混凝土桥面板的结合梁,即在同一梁的不同节段分别采用钢材和混凝土的组合梁,较多的采用钢结构取代钢构桥跨中节段,可以有效减轻桥梁自重。传统的钢-混凝土搭接式组合梁的连接方式是将钢梁梁段和混凝土梁段钢性连接,在接合处两种材料的构件变形完全一致。这样的组合结构虽轻了结构自重,但是刚性连接使得跨中的钢梁梁段也随着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发生下挠,并承担有额外的由于混凝土梁段徐变引起的附加负载;较明显的影响了组合梁的受力状态和使用寿命;同时,刚性连接结构形式多样,结构复杂,施工周期较长。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钢-混凝土搭接式组合梁的结构进行改进,能有效减小或者避免大跨度连续刚构因收缩徐变引起的跨中钢梁段挠变,避免钢梁段承担由于混凝土梁段徐变引起的附加负载,改善组合梁的受力状态和使用性能,从而延长组合梁的使用寿命;同时,可简化钢梁段和混凝土梁段的连接结构,简化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钢-混凝土搭接式组合梁,能有效减小或者避免大跨度连续刚构因收缩徐变引起的跨中钢梁段挠变,避免钢梁段承担由于混凝土梁段徐变引起的附加负载,改善组合梁的受力状态和使用性能,从而延长组合梁的使用寿命;同时,可简化钢梁段和混凝土梁段的连接结构,简化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混凝土搭接式组合梁,包括钢箱梁段和位于钢箱梁段两端的混凝土梁段,在所述钢箱梁段两端搭接于混凝土梁段;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梁段与钢箱梁段相互形成切口搭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梁段纵向延伸设有形成下搭接切口的支撑牛腿,钢箱梁段设有用于搭接于支撑牛腿形成上搭接切口的搭接牛腿;
进一步,所述支撑牛腿由混凝土梁段的腹板下半部分和底板纵向延伸形成的支撑牛腿底板和支撑牛腿腹板组合形成;
进一步,所述支撑牛腿的支撑牛腿腹板上表面固定设有用于支撑搭接牛腿的支撑座;
进一步,所述搭接牛腿包括与钢箱梁段的腹板上半部分和顶板对应的搭接牛腿腹板和搭接牛腿顶板,所述搭接牛腿腹板与钢箱梁固定连接的钢箱结构;
进一步,所述搭接牛腿腹板内与支撑座的支撑点对应设有加劲肋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混凝土搭接式组合梁,采用搭接的连接结构,产生了类似于铰接的性能,使得钢梁段和混凝土梁段之间可进行纵向转动的自由度,同时,由于为搭接结构,纵向没有较大的约束,可在混凝土梁段发生徐变时形成纵向相对移动,减小或者避免了由于混凝土梁段发生徐变而对钢梁段产生的约束;因而,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小或者避免大跨度连续刚构因收缩徐变引起的跨中钢梁段挠变,避免钢梁段承担由于混凝土梁段徐变引起的附加负载,改善组合梁的受力状态和使用性能,从而延长组合梁的使用寿命;同时,可简化钢梁段和混凝土梁段的连接结构,简化施工,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C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C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钢-混凝土搭接式组合梁,包括钢箱梁段1和位于钢箱梁段1两端的混凝土梁段2,在所述钢箱梁段1两端搭接于混凝土梁段2;采用搭接的连接结构,产生了类似于铰接的性能,使得钢梁段和混凝土梁段之间可进行纵向转动的自由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梁段2与钢箱梁段1相互形成切口搭接结构;减小纵向的约束,更利于钢箱梁段1和混凝土梁段2之间进行纵向转动,便于在混凝土梁段2发生徐变时形成纵向相对移动,减小或者避免了由于混凝土梁段2发生徐变而对钢箱梁段1产生的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二次利用装置
- 下一篇:污水处理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