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电子设备用的网钉带综合接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5982.2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进城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71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子 备用 网钉带 综合 接地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子设备接地、避雷防雷和等电位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接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电子设备不断涌现。这些通常配置在车辆、船舶等内部的大量电子设备,良好的接地是保障其安全、可靠、高效工作的必要保障。通过良好的接地设施来确保各类移动电子设备正常与高效工作;消除静电和电磁干扰的影响来保障电子设备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地电位参考来保障移动电子设备的等电位;有效地泄放故障电流与雷电电流来保障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对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接地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将移动电子设备的接地集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于一体;在解决方案上针对不同的移动电子设备制定不同的有效解决方案;在接地产品生产上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生产加工工艺;在接地产品的使用上基本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系列化,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然而,目前在我国对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接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误区。
一是我国对于移动电子设备接地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接地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多是沿用几十年的通常做法,即采用两至三根接地棒作为移动电子设备的接地。然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接地,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接地,它的接地电阻是多少,是否符合移动接地要求等问题,缺乏从理论上加以认识。在理论上缺乏对移动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加以区别和指导,并没有针对不同的情况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接地产品配置方案,致使移动电子设备接地不规范,随意性大,不能满足移动电子设备对接地的需求。
二是,对于电子设备接地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目前,在国标和国军标中尚没有对于移动电子设备接地电阻的明确规定,业内人员普遍认同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但是,现行的移动电子设备接地采用二根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只能做到几十至上百欧姆。
三是,现有移动电子设备接地产品的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现有的产品多仍采用镀锌钢或纯铜等传统材料,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缺少创新性和新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移动电子设备用的网钉带综合接地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同类技术存在接地电阻大,接地方式单一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移动电子设备用的网钉带综合接地系统,由接地软网1、地钉2和铜带3构成;接地软网1之间通过铜带3连接,每个接地软网1通过铜带3连接一个地钉2,地钉2通过导线连接移动电子设备接地输出端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一、接地功能全。集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于一体;
二、接地效果好。可以有效的降低接地电阻、快速地泄放雷电电流、消散故障浪涌电流、提供稳定的电位、建立屏蔽空间有效地抵抗外界的电波干扰、消除静电、消除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对操作人员的威胁;
三、产品质量高。使用寿命长;能随设备快速机动、铺设撤收简便快捷。
总之,本系统的接地效果良好稳定可靠,可以适应多种地质条件和功能要求,能很好的保障移动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改善设备工作环境,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电磁兼容性,同时可有效保障人员和移动电子设备的安全,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网一钉一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二网二钉二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网三钉三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接地软网1、地钉2、铜带3、移动电子设备接地输出端4、软网固定卡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移动电子设备用的网钉带综合接地系统,由接地软网1、地钉2和铜带3构成;有若干接地软网1,每张接地软网1配4个软网固定卡5,接地软网1之间通过铜带3连接,每个接地软网1通过铜带3连接一个地钉2,地钉2通过导线连接移动电子设备接地输出端4。
所述接地软网是由数根镀膜或合金的金属棒及柔软绞线纵横排列形成矩形网格,采用放热焊接方式固定交接点形成为一张软网,该软网具有优良的导电率,良好的耐折叠和抗腐蚀性。
铜带使用多股细铜线编织而成的编织铜带。铜带为裸露线缆,可直接与土壤接触。地钉使用长度600毫米以上,适合电锤和钉锤作业的特殊结构的镀铜圆钢接地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进城,未经李进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5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