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3059.9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伦;苏正元;林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星陶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感知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尤其是侦测车辆废气含氧量所使用的含氧感知器或者空燃比感知器。
背景技术
就现有技术而言,一般车辆所用的含氧感知器是设于排气管内,用来侦测排放废气的含氧量,并将所侦测后的电压讯号传输至车辆微电脑,借以控制车辆的空气及燃油比例,使燃烧效率提高。
目前常用的含氧感知器的本体组设有螺接件及其内部主塞体,在主塞体上设有朝前伸出的感测组件,并且在螺接件前端组接一包围于感测组件的前套管,以及后塞体外周套接有后套管与进气套筒,使大气经由进气套筒内周与后套管外周之间进入,再经由后塞体来接触感测组件,而废气则进入前套管的通气孔以接触感测组件前段,供侦测感知废气的含氧量。
但是,目前的含氧感知器将进气套筒套置于后套管的后段外周面时,其彼此内外周之间会形成通气环道,导致进气套筒容易松动脱离,因此必须另外实施焊接固定,从而相对增加人工组立加工成本。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已知技术的不足与缺失,就成为从事此行业相关业者所亟欲改善的课题所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该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利用多角形通气套管直接套置后套管与防水塞定位,能够达到通气功效,更牢靠耐用,并且提高加工组立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所述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的本体组上设置有一螺接件和内部主塞体,所述主塞体上设置一朝前伸出的气体感测组件和一朝后伸出的后塞体;该螺接件前端组接一包围于气体感测组件的前套管,其后端组接一套置于后塞体外周的后套管,该后套管内周与该后塞体相对外周之间形成通气空间;所述后套管的后段套设有一具有前开口的通气套管,所述通气套管内部后端壁与后塞体相对端之间设置一防水塞;该通气套管沿管壁周缘径向间隔排列设有若干个切面,所述若干个切面构成多角形状,所述每个切面分别抵紧所述后套管外周,每两相邻切面内侧之间构成轴向的通气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通气套管的后端壁设有一通口,所述防水塞由前朝后穿置该通口,该通气套管沿管壁周缘设有扣铆部,所述扣铆部朝内固定住防水塞周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通气套管后段设为缩小直径的套管体,所述防水塞套接于所述套管体上;该防水塞设有一前凹部,该后塞体后端相隔伸出于后套管后端且抵靠定位于防水塞的前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通气套管的每两个相邻切面之间分别形成一外凸角缘,每个外凸角缘内侧与后套管外周之间分别构成轴向的通气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通气套管设有四个或五个或六个切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通过多角形通气套管直接套置后套管与防水塞,利用各切面分别与后套管外周形成轴向线接触紧迫定位,并且每两个切面内侧之间构成轴向通气路径,能够达到通气功效,更牢靠耐用,并且提高加工组立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的后套管、后塞体、防水塞与通气套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1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组合后套管与后塞体的立体图;
图6是接续图5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组合通气套管的立体图,但是通气套管尚未扣铆防水塞;
图7是本创作较佳实施例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通气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如图7气体感知器组合结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以显示两侧切面套紧后套管。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组 11、螺接件
12、主塞体 13、后塞体
14、后塞体通孔
2、气体感测组件 21、导线
22、导线端子
3、前套管 31、内套管
32、通气孔
4、后套管 41、通气空间
5、通气套管 51、套管体
52、前开口 53、后端壁
54、切面 55、通口
56、通气路径 57、扣铆部
58、外凸角缘
6、防水塞 61、前凹部
62、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星陶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星陶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3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仪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晶体三维晶面生长动力学的仪器